关键词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搭建知识女性发展的舞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妇女素质   妇女运动   大连市   知识女性  
描述: 搭建知识女性发展的舞台
绞刑架下的女英雄
作者: 张兆元   来源: 下一代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   革命者   绞刑架   张作霖   女子   妇女运动   李大钊   共产党   北京   革命党人  
描述: 1927年4月28日,初春的北京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更何况这几天寒潮来袭,阴风大作,街面更显得寒冷、昏暗。军阀张作霖攻入北京之后,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北京到处是一派阴森、恐怖的气氛。
女性文学之伪
作者: 方彦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文学之伪
女性文学纵横谈(评论)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朔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文学纵横谈(评论)
女性,不该做心狱中的囚待--由《金锁记》和《玫瑰门》说开去
作者: 张华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张爱玲   女性意识   《金锁记》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铁凝的《玫瑰门》在勘探人性丑与消解神话方面堪称女性文学的范本。本文试图通过对她们的解读,带给当今女性文学中的“个人化”写作和“另类”写作一些启示和反思。
水中月、镜中花与其他——漫谈新时期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雪汉清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传统   母爱母题   女儿   母亲   军旅文学   人文精神   女性形象  
描述: 新时期军旅文学中有两类女性人物最为作家们喜爱 ,一类母亲类型的 :毫无自我意识 ,完全为军人奉献的女性 ,她们的价值体现在她们附着的军人价值上面 ,就像月亮反射太阳的光辉。另一类是女儿类型的女性 :天真 ,纯洁 ,需要来自军人男友的教导和保护 ,她们是享受阳光爱抚的花蕾。但是几乎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女性———在心智上 ,事业上 ,个人价值观念上与男性比肩而立的女性 ,能够得到军旅作家的青睐。通常人们以为是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所致。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 ,并没有母爱的母题 ,母爱主题是新文学运动以后的产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南,推进妇女运动发展
作者: 张一兵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南   妇女解放理论   “三个代表”  
描述: 本文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两方面阐述了新世纪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理论指南的必要性,指出: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妇女解放是搭乘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列车向前发展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当全党全国的理论导向发展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阶段以后,妇女解放理论也必须在借鉴现代各国女性解放理论精华的同时,以“三个代表”为理论基石,予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文化差异透视女性的不同命运——王熙凤和郝思嘉比较研究
作者: 秦宏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环境   尊重   压迫   女性  
描述: 女性地位的研究常见于文章之中,但是以中美小说中的女性地位作为比较研究的视点却不多见。本文将通过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王熙凤和美国畅销名著《飘》的女主角郝思嘉的对比研究,来揭示社会环境对女性成长的重大影响。 王熙凤和郝思嘉本是性格和家庭背景相似的女性,但是两者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这其中的缘由引人深思。本文首先说明王熙凤和郝思嘉有着相似的性格,具备成功者的素质。其次通过婚姻生活具体展现了王熙凤和郝思嘉在不同社会环境里的地位高低。王熙凤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深受压迫。而生活在美国南方的郝思嘉享有社
独特的女性写真——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化特征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求实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型”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丁玲   早期小说   女性化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独特的女性写真——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化特征
< 1 2 3 ... 42 43 44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