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499 条
-
“假日周刊”的定位及其实践
-
作者:
曹有林
来源:
新闻采编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制教育
舆论监督
维护妇女权益
女性社会
妇女题材
周刊
舆论导向
周末版
时代女性
法制新闻报道
-
描述:
山西妇女报在总结1994年创办“半边天”月末版的基础上,今年创办了“假口周刊”。新的“假口周刊”坚决摒弃那种以媚俗、猎奇、浅薄之内容,扬长避短,独树一帜,把时代的脉搏和读者需求融为一体,坚持主旋律、可读性和高品位的方针,宣传时代女性,关注生活热点,反映妇女呼声,维护妇女权益,行使舆论监督功能,确立“立足妇女,面向社会,引导生活,传播知识”的宗旨,树立“让女性了解社会,让社会理解女性,研究女性社会问题”的思想,同时围
-
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李红萍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人格
《简爱》
女性独立意识
女作家
独立人格
个人奋斗
罗切斯特
社会地位
圣约翰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诞生后,就被许多女作家理所当然地利用它来探讨妇女问题。在女性最屈辱的时代,女性文学总是简单地把男人当作模仿对象,引导女性走向男人的世界。但到了近代,当一股自由平等的思潮开始席卷整个文明社会时,有一些进步的女作家提出了“回归自我”的主张。她们用大量作品开始向世人呼唤已经沉睡许久的女性独立意识。《简爱》就是其中一部伟大的作品。
-
改变世界看待女性的目光──访美国马里兰大学妇女研究系主任克莱尔·莫赛斯教授
-
作者:
蔡一平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研究
系主任
学术研究
马里兰大学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改变世界
妇女研究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改变世界看待女性的目光──访美国马里兰大学妇女研究系主任克莱尔·莫赛斯教授
-
巾帼须眉携手并进,女性文学又写新篇: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写实
-
作者:
西水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当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
描述:
巾帼须眉携手并进,女性文学又写新篇: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写实
-
变幻的组合,超凡的意识:《聊斋》“双美图”发微
-
作者:
文娟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生
封三娘
葛巾
《聊斋》
中国古典小说
双美图
发微
宦娘
荷花三娘子
娇娜
-
描述:
变幻的组合超凡的意识《聊斋》『双美图』发微文娟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活跃着令人目不暇接、多彩多姿女性形象的,长篇的是《红楼梦》,短篇的则非《聊斋志异》莫属了。蒲松龄为我们展示了一群淑女、才女、奇女、雅女的形象,她们或为人身、或为仙姑、或为妖精、或为灵鬼,都...
-
理科是男人的天下?
-
作者:
玛丽·杜鲁——贝拉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界
妇女地位
男女学生
男生
妇女运动
女生
缓慢地
理科教师
男人
世界各国
-
描述:
时代在缓慢地前进,在全球科学界,妇女地位仍待提高。是时候了:应当重建科学的殿堂,让妇女大踏步走进来。为什么很少有女学生把理科作为终生事业?过去20年中,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学校围绕这个问题开展研究,试图挖掘它的根源。结论全都一样:人们不鼓励女孩子攻读理科。
-
从传说到现代——琼瑶、梁凤仪小说创作比较
-
作者:
庄若江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注人生
情爱故事
琼瑶
生存境况
通俗文学
小说创作
读者群
创作比较
女性形象
梁凤仪小说
-
描述:
琼瑶与梁凤仪的小说创作,无疑地都可归入通俗文学的范畴.她们同样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和知名度;同样以女性的视野关注人生社会,关注女性的生存境况;同样以情爱故事作为主要的抒写内容,以女性形象
-
逃亡与孤独:丁玲早期小说的人物形象
-
作者:
王烨
来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逃亡与孤独
女性形象
丁玲早期小说
抗争
-
描述:
丁玲早期小说塑造了众多的逃亡与孤独的女性形象,她们表现出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但却无法在社会内获得实现的强烈隔膜,隐喻着拥有自我意识的现代女性反社会、反男性统治力量的不懈抗争。
-
弱势性别:与现实的艰难对话——评林白的长篇小说《说吧,房间》
-
作者:
孟繁华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表征
意识形态认同
当代中国
弱势性别
话语实践
长篇小说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纺织女工
-
描述:
的实际例证,从“铁姑娘”、“三八红旗手”,到“女经理”、“女企业家”,时代的变幻,并没有妨碍将女性解放的叙事纳入到既定秩序中展开,在军营、在工厂、在商场官场情场,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必有女性矫健搏击
-
梁代宫体诗的再认识
-
作者:
颜建华
来源:
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工笔描绘
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简文帝
《诗经》
宫体诗
女性形象
梁代
贵族妇女
-
描述:
下篇:女性美的描摹·绮靡和新变·庸俗的心理 四、在女性美的描绘上,梁代宫体诗继承并超前了前代,从而使我国的诗坛出现了全面细致地描写女性形象美的诗作,形成了描摹女性美的新潮流。 对男女爱情的抒写,自然离不开对女性美的描摹。梁代宫体诗在女子形态和情态美的描写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粗线条的写意,或局部的片断的摹写,而是更加细腻、传神的工笔彩绘。 梁代以前,我国的诗歌领域,对于女性的形态和情态美的描写并不十分注重。《诗经》中虽然有许多热切的爱情诗,但真正工笔描绘女性美的只有《卫风·硕人》的第二章。这章诗既细致地拟写
<
1
2
3
...
39
40
41
...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