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秀拉》中的女性反叛
作者: 李超杰   刘郁琪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反叛  
描述: 托尼·莫里森在作品《秀拉》中刻画了伊娃、秀拉和奈尔三位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三位女性在窘困生活和双重歧视的压迫下,走向迥然不同的反叛之路,并分析其意义所在,凸显了莫里森作品的独特魅力。
从《红楼梦》看明清时期的女性观
作者: 赵继安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红楼梦》   明清时期  
描述: 从女性观的视角品读《红楼梦》,发现这部古典文学小说堪称是一部女性的赞歌。小说中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每一位女性身上都散发着空前、独特、超越时代的精神,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女清男浊”的世界。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尊重女权、尊重女性的鸿篇巨制。本文深入分析了《红楼梦》中所体现的女性观,并探讨了《红楼梦》中女性观的成因及启示,为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女性题材文学作品中的跨文化交流
作者: 赵治   郭小冬   孟春月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跨文化交流   女性题材   第三种文化  
描述: 在东西方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女性形象,从美狄亚到简·爱,从沙恭达罗到赵五娘,再从菊子夫人到蝴蝶夫人,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但也只有在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各种文化交流和互惠,才能更为主体地讨论文化的自由与平等。
《红高粱》:从电影到电视剧:女性主义意识觉醒
作者: 张萌萌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戴九莲   女性主义  
描述: 形式。[1]电影与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戴九莲的女性形象分别契合以上所述,共同植根于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的影视作品,戴九莲的女性主义的觉醒意识却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从编剧群体的性别、人物形象塑造方式及影视作品形成所属的环境进行浅析。
小巧而不纤弱,玲珑而不轻飘
作者: 杨彩虹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李小娥分家》是国家一级导演陈力在1991年创作的两集电视剧。这部仅有两集的电视剧精品却蕴含着燕赵文化的风骨和血脉。通过对乡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多元化展现,塑造了喜闻乐见的李小娥女性形象。然而这部电视剧精品片源在今日已很难找到。本文将从导演陈力,编剧申晓义和的男演员张佳澎的回忆中,探寻这部轻喜剧的创作过程,力图搜寻这部电视剧创作的诸多细节,完善我省优秀电视剧历史,并为我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精品的创作提供借鉴,这是本文创作的目的。
小巧而不纤弱,玲珑而不轻飘——浅析电视剧《李小娥分家》
作者: 杨彩虹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化创作   轻喜剧   女性角色塑造   创新  
描述: 《李小娥分家》是国家一级导演陈力在1991年创作的两集电视剧。这部仅有两集的电视剧精品却蕴含着燕赵文化的风骨和血脉。通过对乡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多元化展现,塑造了喜闻乐见的李小娥女性形象。然而这部电视剧精品片源在今日已很难找到。本文将从导演陈力,编剧申晓义和的男演员张佳澎的回忆中,探寻这部轻喜剧的创作过程,力图搜寻这部电视剧创作的诸多细节,完善我省优秀电视剧历史,并为我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精品的创作提供借鉴,这是本文创作的目的。
奥尼尔逐渐上升的女性观
作者: 陈向普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家中的天使   客体  
描述: 就像很多男性作家一样,奥尼尔创造了一个男性的世界。他作品里的女性都处于边缘,都是他者。他们要么是完全缺场,要么仅仅是处于客体而非主体的位置。本文通过分析奥尼尔笔下的三个女性来论证奥尼尔在女性观方面的一个变化,从消极否定到积极肯定,从而让那些根深蒂固的关于奥尼尔作品中那种毁灭性的女性形象的评论不攻自破了。
《金陵十三钗》之张艺谋的导演艺术
作者: 张耀天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艺谋   浪漫色彩   人物塑造  
描述: 从《红高粱》到《金陵十三钗》,可以发现张艺谋电影的创作几乎都改编自小说,不是原创剧本是其电影的一种创作模式。这些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视听风格都体现了张艺谋电影惯有的风格。本文通过影片《金陵十三钗》的影片分析,透视张艺谋电影的艺术手法刻画女性角色,将人性的美好放在冷酷血腥的屠杀背景下展示,从而扩大了影片的张力,突出了主题宣扬的真善美。
父权制度下的女性悲剧——论辛格短篇小说中的知识女性
作者: 黄芳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求学记》   艾·巴·辛格   知识女性   《已过世的小提琴手》  
描述: 美国犹太作家艾·巴·辛格在其作品中创造了一批性格多样﹑命运多舛的女性人物,文学评论界对于这些女性形象褒贬不一,有些女性读者甚至指责辛格是一个"厌女狂"。本文拟就从辛格的短篇小说《女扮男装求学记》和《已过世的小提琴手》中的两位知识女性的遭遇来分析在父权制度下知识女性不可避免的悲剧,并最后得出结论:辛格本人并没有什么"厌女症",他只不过是通过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二战以前东欧犹太社会女性所处的境况。
父权制度下的女性悲剧
作者: 黄芳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求学记》   艾·巴·辛格   知识女性   《已过世的小提琴手》  
描述: 美国犹太作家艾•巴•辛格在其作品中创造了一批性格多样﹑命运多舛的女性人物,文学评论界对于这些女性形象褒贬不一,有些女性读者甚至指责辛格是一个“厌女狂”。本文拟就从辛格的短篇小说《女扮男装求学记》和《已过世的小提琴手》中的两位知识女性的遭遇来分析在父权制度下知识女性不可避免的悲剧,并最后得出结论:辛格本人并没有什么“厌女症”,他只不过是通过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二战以前东欧犹太社会女性所处的境况。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