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70 条
-
太宰治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季冬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女性嫌恶
母性憧憬
女性形象
-
描述:
阅读太宰治的文学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其中对女性的着墨颇多。笔者在阅读其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对其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人物形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仔细阅读了以《斜阳》为代表的诸多作品,研读了有关太宰治的相关资料。注意到太宰治对女性的关心不是偶然的,和他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有相当大的关系。太宰治出生在一个拥有三十多个人口的大家庭中,家族中女性众多,包括佣人在内有二十多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女性人数众多的家庭中,太宰治对女性有着特殊的感情。反映到其作品中,就是对女性的大量描写。另一方面,婴幼儿时期和母亲的分离以及其后和乳母
-
当代中国银幕中的女性形象与性观念
-
作者:
金润净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爱
道德伦理
中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今天,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这篇论文从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人,尤其是女性的角度出发,结合传统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理论和方法,在大量、细致的角色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电影女性主题的发生、发展,并试图以此对中国电影的走向世界作出预示。本文除前言、结语外,包括四部分内容,分见第一、二、三、四章。 第一章综述社会历史变革对女性形象变迁的影响,特别指出当代女性银幕形象不同于以往之处。 第二章具体分析了不同女性形象承载的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第一节论述了影片
-
论沈从文小说创作变迁中城市因素的影响
-
作者:
邓莹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艺术手法
思想
题材
女性形象
城市
-
描述:
1923年沈从文来到北京,开始他的新文学的旅程。这个自称为“乡下人”作家,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城市中度过的。城市不仅给他提供了施展文学才能的舞台,也从根本上影响到了他的创作。北京、上海、青岛、昆明等城市的不同的风貌和气质,也影响到了沈从文这样一个来自湘西的作家,使得他在不同的城市生活时期的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整体论述城市对沈从文思想变化的影响,探讨城市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第二章探讨城市影响下,沈从文小说题材选择的变化。第三章分析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来探讨城市对沈从文小
-
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女性主持人形象研究
-
作者:
化定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持人
新闻节目
女性形象
-
描述:
纵观30余年来我国主持人的发展历程,女性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一直是受人瞩目的媒介人物,她的各个方面总能引发社会热议。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女性主持人不仅仅用语言方式告知人们新闻讯息,同时也以非语言方式影响着人们对新闻的不同感受。而这种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媒介制度和新闻观念要求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二是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影响着新闻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行为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手段,对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女性主持人形象展开研究。著名传播学者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威尔伯·施拉姆等人撰写
-
关于濑户内晴美的《花芯》
-
作者:
嵇蕾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花心”现象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濑户内晴美
-
描述:
众所周知,日本女性文学史上,昭和文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兼具作家和僧尼双重身份的瀬户内晴美无疑为昭和女性文学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瀬户内晴美的作品取材广泛,尤其擅长情感类题材的写作,创作风格独特,人物性格饱满鲜明,且具批判传统世俗的眼光。她塑造了一批站在时代前端的女性形象,她的多部作品以女性爱情和痛苦为主题,用女性的视角看人性,为女性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所有作品中,最具争议的无疑是创作于1957年的《花芯》,《花芯》自发表之日起,即遭到以平野谦等评论家为代表的苛刻的批评。笔者认为,通
-
198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中的旗袍文化研究
-
作者:
王晓涵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旗袍
怀旧情怀
女性形象
符号
-
描述:
1980年代以后的华语电影,最为视觉化的表现便是女性服饰的变化,旗袍代表了一种阶层的变化,女性主体身份的变化和女性话语权的转变,进而传达出女性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觉悟。纵观当下华语电影研究,国内主要的电影研究渐渐忽视了服饰的表意作用和隐性符号内涵,其理论作品在研究服饰时仅仅是评价服饰是否符合电影中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制造成本或款式的变化。不同于好莱坞电影机制,华语电影在注重娱乐化的同时更应该知道学习西方的电影分工机制,重视道具、化妆、服装与饰物的细节化处理,做到商业片定格在每一帧画面都无懈可击的视觉呈现。国外
-
赵宝刚电视剧导演艺术研究
-
作者:
樊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宝刚
导演艺术
女性形象
主题表达
电视剧
-
描述:
赵宝刚是目前中国大陆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电视剧导演之一。从1991年的《编辑部的故事》开始,十多年间他拍摄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电视剧作品。他作品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回归到现实主义的转变。赵宝刚对情景喜剧、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这三种商业类型剧进行了成功的本土化改造,使得它们更贴近中国的现实国情,更符合国人的欣赏口味。其作品的主题可以分成三类:展现真爱的瑰丽,歌颂自由爱情的美好;关注青年人的成长,表达对两代人之间关系的思索;关注现实矛盾、颂扬社会正义。赵宝刚作品中的人物设置主
-
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吴秀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艺术先导——伍尔夫“意识流三部曲”的人物刻画研究
-
作者:
何婷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观真实
形式实验
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物刻画
-
描述:
纵观英国小说史,可以看到,历代作家们所创造的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可谓是不计其数,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也是层出不穷。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现代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她笔下的人物形象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在自己的意识流实验小说中,她成功塑造出一批具有鲜明现代特色的人物形象,为英国小说的人物画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传统小说艺术的发展处于瓶颈之际,她成功地为现代小说找到了发展创新的突破口,率先实践了她本人所积极倡导现代主义人物观,实现了英国小说中人物刻画方面的历史性突破。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是她艺术理念的生动体现。她从当时
-
呈现、解读与反思:传播学视野中的女性“大V”形象研究
-
作者:
潘智琦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用户
呈现
形象
微博
解读
反思
女性“大V”
-
描述:
我国男女平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在法律层面对社会性别平等实施了保障,但事实上社会场中性别歧视、不平等的现象依旧存在,其中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建构男女形象的重要载体,对社会性别关系的形成产生了关键影响。为冲破媒介对性别关系的建构束缚,媒介中的女性传者一直以来被视作突破的先锋与旗帜,可惜在传统媒介中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微博崛起,其开放性、低门槛性以及裂变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媒介封闭、传受割裂的运作机制,话语权由金字塔型逐渐变得扁平化,不同社会主体都具备了自由表达和传播的能力,其中拥有巨大粉丝量的女性“大V”赋权表现突出
<
1
2
3
4
5
...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