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卢月风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王琦瑶   长恨歌  
描述: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作品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文章主要通过《长恨歌》中叙事方式和王琦瑶的形象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围城的逃离与回归——谈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
作者: 张音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艾丽丝·门罗   逃离   回归   小说  
描述: 对于女性而言,逃离与回归围城,不过是命运的安排,但是,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不仅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平凡女性的形象,更是细致刻画出她们平淡真实的生活,这些女性都有着对生活的相同期盼:不为命运所安排,逃离围城。本文就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分析门罗的主要写作特征,以及分析小说的女主人公对围城的逃离与回归。
《龙子》中女性话语介入资源的积极话语分析
作者: 丁莉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话语   介入系统   积极话语分析  
描述: 赛珍珠的《龙子》描写了"南京大屠杀"前后林郯一家的悲惨遭遇与抗争过程。小说塑造了几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但并未引起多少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尝试运用语言学方法,即从Martin创立的评价理论下的介入子系统出发,对《龙子》中的女性话语介入资源进行积极话语分析,通过积极建构性的分析表现赛珍珠对历经磨难却又顽强抗争的中国妇女的敬重,进而揭示其鼓励女性追求家庭责任和自我实现二者和谐的相应女性观。
《诗经》女性美及其审美价值
作者: 王杰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诗经》   审美价值   女性  
描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涉及的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女性美,展现了女性的仪表美、品德美及体态美,反映了周人对女性美的追求标准,这种标准对后世女性的审美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女性,你的名字不是弱者:外国文学中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
作者: 黄丽敏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地位   女性  
描述: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表明,女性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解放之路,她们顽强地追求独立与平等,并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些女性形象也向人们宣告,女性不是弱者,她们在这个世界上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她们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女性的解放不仅是社会的问题,也需要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需要女性自强不息的奋斗。
谁说女子不如男——论《聊斋志异》中的女强人形象
作者: 王会敏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女强人  
描述: 在尚无"女强人"称谓的年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女强人形象,这些女强人形象,既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塑造的新高度,又启发了后世文学作品中众多进步女性形象的塑造。蒲松龄之所以能领先于他同时代的作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出众多的各种女强人形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女神(女娲)意向"的文化渊源、进步文学传统、社会现实的巨变、作品本身题材、特殊的女性形象原型与创作手法,乃至作者本身的创作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蔡大嫂和曾树生形象试析
作者: 颜凤娥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悲剧   社会悲剧   悲剧命运   文化悲剧  
描述: 李劼人笔下的蔡大嫂和巴金笔下的曾树生这两个女性形象虽然有着全然不同的生活轨迹,但她们身上所共有的胆识和果断使得她们能够在生活的重压面前谋取同时期其他女性所不敢谋取的"出路",这种勇气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当今天的人们对她们的"出路"加以重新审视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女性的自我拯救并未把她们从悲剧命运的泥潭里真正解救出来。
苏珊·桑塔格小说中女性人物评说
作者: 陈晓峰   仇俐萍   李敏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追求自我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比较了苏珊·桑塔格4部长篇小说中勇于追求自我,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从安于沉默状态到勇于发出声音,从处于次要地位到占据主动地位,从压抑自我到实现自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小镇畸人》:精神暴力书写
作者: 陈文玉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小镇畸人》   女人   精神暴力  
描述: 《小镇畸人》是美国自然主义时期重要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有梦想、有欲望,却无法实现,她们的精神受到种种摧残,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得不到满足。这是一种精神创伤、精神暴力,这种暴力导致小说中的女人在世俗的眼里是怪异的,是畸人。然而,她们对精神、情爱的追求是符合心理与生理需求的,是人性的。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作者: 张晔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鹿原》   悲剧   女性地位  
描述: 《白鹿原》属于一部经典著作,该书中涉及到三个普通女性人物的命运。而这些女性具有相似的特征:青春年华、命运坎坷、过早离世。导致死亡悲剧的原因不是自杀或者天灾,却是由至亲之人一手造成,而且她们的故去并未给这些至亲之人带来不忍、愧疚,却被当成是祸害被铲除,对生命的轻视以及对女性地位的无视让这些人残忍且麻木。而这些悲剧也是作家陈忠实质问封建礼教及当前政治背景的方式,值得读者深思。本文从三位女性悲惨命运入手,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分析作品核心价值。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