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56 条
-
女记者肩挑两副担
-
作者:
刘小渡
来源:
军事记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海水
家庭幸福
军事记者
事业
战略导弹部队
丈夫
采访
幸福家庭
火焰
-
描述: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是一位著名作家对职业女性的文学描绘。作为女人,我爱我家,用海水般温柔的力量,创造属于我的幸福家庭,这是我的理想;同时,作为战略导弹部队的一名军事记者,我爱我的事业,我用火焰般的激情和能量,干好我的本职工作,这是我的追求。
-
试析《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美
-
作者:
高晓玲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
爱情诗
女性形象
-
描述:
《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人类情感世界最纯真感情的表露,诗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有的纯真热情,有的彷徨疑惧,有的温柔贤淑,有的悲婉凄凉,有的泼辣果断。《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充分表现出多维立体的美感,既有外在的自然美也有内在的纯朴美、性情美。
-
博尔赫斯短篇小说中的中国女性形象:以《女海盗金寡妇》为例
-
作者:
罗丽琴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
女海盗金寡妇
狐狸形象
-
描述:
《女海盗金寡妇》是博尔赫斯唯一一部描写中国女性形象的短篇小说,本文采用巴柔的形象研究理论解析金寡妇的狐狸形象,并且通过对比发现,金寡妇的女海盗形象是对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另外,从整篇小说的编排和人物设定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塑造金寡妇形象的独具匠心。
-
一面羔羊一面魔鬼:《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分析
-
作者:
吴超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羔羊
魔鬼
-
描述:
曹七巧是中国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她颠覆了女性温柔伟大的美好形象,呈现出人性被扭曲之后的种种的"恶"。她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值得同情和怜悯,但是她也是吞噬一切美好和迫害弱小者的魔鬼,让人感到可怕和窒息,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的人物。
-
油画的语言标示和精神底蕴:记画家戴平均的丝绸语言和人文关怀
-
作者:
安子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丝绸
精神世界
绘画语言
艺术家
女性角色
人文关怀
当代女性
中国油画
平均
女性人物
-
描述:
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戴平均利用其出众的质地和飘逸的美感,表现了女性的至柔至美。将丝绸作为一种油画语言,本身就意
-
戴平均 油画的语言标识和精神底蕴
-
作者:
安子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戴平均利用其出众的质地和飘逸的美感,表现了女性的至柔至美。将丝绸作为一种油画语言,本身就
-
论清代仕女画中的审美文化蕴涵
-
作者:
薛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审美文化蕴涵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清代人物画的典型风貌并没有表现在各种帝王将相、道释人物等形象上,而主要表现在仕女画中。魏晋南北朝高古端严与唐代体态丰颖的仕女形象分别展示着那一时代的审美趣味,而至明清,女性形象开始偏向于纤巧柔婉,这种女性纤弱的变化,虽然再现了魏晋时期清瘦秀美的仕女造型却失去了那时期绰姿意态之中的飘逸感,更多的呈现了“纤巧柔弱、郁悒愁苦”的病态美,这种纤瘦的形象特征在清代仕女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无论是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还是改琦、费丹旭、王素、余集等画家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审美风格,在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由丰肥为美向纤弱多愁
-
浅谈席绢小说中的女子形象塑造
-
作者:
刘岩
来源:
南北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淇淋文学
席绢
小说
-
描述:
席绢对于女性人物的刻画极其细腻,同为吉情大家,琼瑶笔下的女性人物多凄风苦雨,无原则的善良和隐忍往往有些脸谱化,相比较而言,席绢笔下的人物更鲜活而生动。如金庸大师对男子的塑造中,萧峰的义薄云天,张无忌的优柔寡断,郭靖的憨厚老实,杨过的狂放不羁一样,席绢笔下的女子或空灵或辛辣或帅气或张扬或惊才绝艳,却都是个性鲜明,少有雷同。
-
光影记忆: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郭红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中国电影
黄健中
张暖忻
《甲方乙方》
形象解读
男主角
徐静蕾
女性社会地位
人生价值观
-
描述:
在中国的传统意念中,女性扮演着温柔体贴、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角色。在我们生活的当代,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女性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当今的女性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人生价值观。从现代的中国电影艺术里,我们就能看到女性形象的蜕变。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在影视剧中的蜕变。
-
明清文人仕女画的女性形象及审美文化解读
-
作者:
李信斐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仕女画
审美倾向
-
描述:
,沉沦于风月情场、酒色柔乡,以美人寄情言志,聊以心灵慰藉。女性的弱势群体形象在文人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反映了明清社会封建伦理教化对女性的不公与残酷,折射出封建男权社会的畸形审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