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异质文化交流下的中国形象:论汤亭亭《勇士》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蒙丽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学   中国形象   他者   自我   文化多元化  
描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华裔美国文学异军突起,而近年来,甚至在美国文学界也已占有一席之地。汤亭亭的作品就是华裔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其处女作《勇士》使她一举成名,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可以说她是当代
“女人花”:娜夜诗歌论
作者: 薛丽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娜夜诗歌   “女人花”   爱的深情   生命的“低”吟   性别之“累”  
描述: 在当代诗坛,娜夜不失为一个风格独特的诗人,她的诗最具特色的是她抒写“爱”时的深情情感和非女性主义色彩的性别之“累”。娜夜对待“爱”极为深情,这种深情既表现在对爱情的期盼上,也表现在对世间万物的关怀与热爱上。娜夜十分珍惜“爱”这份人类情感,她大量抒写,却绝不“挥霍”,即便表达炽热如火的爱情渴望,她的热烈也是一种浅吟低唱式的深情传达。同样,诗人写感情受挫的失落感或失去爱情的隐痛,也更多是通过静静地端详爱情来思考如何跟爱情的得与失相处,既不欣喜若狂,也不宣泄忧伤、痛苦或愤怒。对待世间万物,包括人类与大自然以及诗
女性电影的主体性研究
作者: 古霄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观影快感   电影叙事   女性受众   女性主体性  
描述: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它伴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而发生,吸收了符号学、意识形态和精神分析等当时重要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化理论,开辟了电影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即关于凝视的性别政治理论。当时影响最大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英国学者劳拉·穆尔维,明确指出隐藏在电影中的性别压迫机制,并认为女性要在电影中获得主体性,必需拒绝叙事电影中性别意识形态的压迫,拒绝接受叙事电影产生的快感。然而这种拒绝并没有直面电影,而是对叙事电影的一种逃避。女性的主体性如何在电影中体现和建构成为电影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
女性导游语言特点个案研究
作者: 齐迹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导游语言   性别语言差异   女性语言  
描述: 语言与性别的关系一直都是社会语言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性别语言的研究也有很多成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西方社会语言学家就性别的言语差异这一课题做了大量研究,国内学术界关于性别语言研究及女性语言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此项研究趋向学科和课题的交叉研究,将性别语言差异及职业语言研究相联系。女性语言和导游职业语言相联系起来的研究在学术界非常少,这也是人们忽视了性别语言特点在导游职业效能中的不同作用。导游行业中性别比例差异非常大,女性在导游行业中占绝大多数比例,因此对女性导游语言研
王安忆小说对少女精神成长的书写
作者: 王明娟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精神成长   少女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已走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经过“五四”时期的萌发、20世纪30到40年代的初建、建国后17年的停滞、新时期的复苏以及21世纪的新发展、女性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日臻完善并吸引了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的女性文学创作较为关注成年女性的心灵世界,很少涉及少女的精神成长,因此,少女群体的人生受到了当代文坛的冷落,但是,上海作家王安忆却特立独行。自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表处女作至今,王安忆一直对少女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生活寄予了长期不间断的关怀。评论界已分别从题材、文学主题、作家观念、学科研究方法、地
论虹影小说中的女性主义:《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和《上海王》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邢艳斐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王》   《饥饿的女儿》   《英国情人》   虹影   小说   女性主义  
描述: 虹影是当代中国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81年开始写诗,1988年开始发表小说。曾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中国台湾《联合报》短篇小说奖新诗奖、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三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出版。虹影借助书本中成功塑造的女性形象深刻的揭示了在社会和男权思想压迫下的女性崛起的永恒事实。虹影的书,和历史的许多艺术作品一样,是独特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的;基于这一点,她所描
严歌苓的“边缘化女性人物”书写
作者: 陈凤洁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梳理   意义   边缘化女性人物   写作发生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是最受欢迎的海外华人女作家之一。严歌苓小说创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将民族意识融合在自身性别的经验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用这种融合传达出女性作家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人性关怀。严歌苓在她的小说创作中,透过多重的叙事视角,实现了对人性真善美和人性盲点的展现,尤为不易的是关注了边缘困境下人性的美好,多角度地展现了客观生存环境的艰辛与人性的复杂。长期以来,两性拥有的资源、机会、权利的不平等,导致了女性被置于边缘、从属地位。而严歌苓擅长写“边缘人”的人生,尤其是“边缘”女性的隐秘世界,即在异质文化碰撞中的人性冲突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曹禺及其作品阅读
作者: 赵灿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进步性   局限性   女性主义  
描述: 曹禺研究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迄今为止的半个多世纪中,曹禺研究的中外学者们和其他各界人士发表了难以数计的文章,出版了大量论著。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曹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思想艺术、资料史实、舞台实践等多个方面。触及问题之多,涉及方面之广,探究层次之深,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所难以相比的。但是纵观各类研究成果,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曹禺戏剧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的文章尚未出现,这是本篇论文的意图所在本论文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要依据的是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以女权主义立场和态度重
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角度评《呼啸山庄》中译本:以张玲、张扬译本与方平译本为例
作者: 易晗静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翻译理论   《呼啸山庄》   女性主义   对比研究  
描述: 统社会意识的反叛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理论基础。它的出现及发展有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影响力,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使女性得以在社会中得到平等的对待。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女性理论和女性策略,以男、译者对
元杂剧三国戏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陆芳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智慧   贤德   三国戏   元杂剧   女性形象   戏曲  
描述: 元杂剧三国戏女性形象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对元杂剧三国戏女性形象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中几个主要女性形象上,缺乏总体观照,缺少系统、深入的探究。史书和《三国志》平话中对三国女性的记载和描写较单薄,在元杂剧三国戏中,元杂剧作家们塑造了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既有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下传统的女性特征,又具有元代的时代气息。元杂剧作家们在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以及《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采用肖像描写等不同的描写手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精心设置故事情节,展
< 1 2 3 4 5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