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越南作家元鸿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胡冠兰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鸿   女性人物形象   越南  
描述: 妇女的命运和作用一向是革命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南现代著名作家元鸿对妇女的命运十分关注,并创作出一系列以关注妇女命运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不少女性人物形象。这一辉煌成就,成为元鸿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长期以来,越南文艺界对元鸿的创作见仁见智,时有评论文章见诸报刊,但对元鸿在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虽然也偶有文章涉及,然而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尚不很多。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元鸿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本人选择了作家元鸿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因此,本文试图对作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妇女思想
作者: 李洁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妇女   毛泽东  
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社会主义理论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状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列宁、斯大林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当时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列宁、斯大林的妇女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首次付诸实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大地上,各种改革社会现状的思潮和运动涌现,青年毛泽东在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影响下,妇女思想具有多元化特点,整体而言,更多地表现为本土的原生态和非马克思主义倾向。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开始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思考和解决妇
绝处的呐喊——奈娃勒·赛阿达薇小说《冰点女人》释读
作者: 陈春霞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意识   父权制度   女权主义   绝境   经济基础  
描述: 奈娃勒·《赛阿达薇(Nawal as-sa'aadawi 1930- )是埃及女作家、心理学医生、妇女运动领袖之一。她的作品颇丰,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文学评论和医学论著领域均有所涉猎。这些作品反映了埃及和阿拉伯社会的妇女生存状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阿拉伯和世界其它国家引起了深刻反响。她为妇女权益及妇女解放事业奔走呼告、英勇斗争,其小说和学术作品广泛涉及思想、文化遗产、政治、自由等诸多方面,如匕首和投枪一般,矛头直指阿拉伯社会道德的双重性,以及阿拉伯妇女非人的地位和任人宰割的命运。她揭露和批判
谷崎文学古典回归中的女性
作者: 郝金梅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谷崎文学   古典回归   永恒女性   恶魔女性   异端者  
描述: 日本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奥野健男认为:“在现代日本文学中,没有比谷崎润一郎更有资格被称为文豪的作家了。”三岛由纪夫也在追悼谷崎的文章中提出了“谷崎朝时代”的溢美之词来赞美谷崎。在谷崎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造了大量的杰作,在这些作品中,女性美是其永恒的主题。本文主要通过谷崎文学古典回归中的女性形象的转变来探讨谷崎文学中女性美的实质。论文分四章,第一章写谷崎文学的创作道路,论述了谷崎文学由唯美主义,恶魔主义向古典主义的回归。分两个部分来论述:一是谷崎初登文坛时有意识地走异端者的道路来确立自己的文学风格,并逐渐
当代中韩女性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陈铉美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性别批评   女性写作   双重角色  
描述: 本文重点关注中韩两国20世纪80——90年代女性小说的比较研究课题。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文学以时代背景为梳理框架,对80——90年代的女性小说则采取主题比较研究的方式。性别批评因特别关注社会文化问题而被认作19世纪社会文化批评的复兴。本文写作的理论背景与此有直接关系。性别批评在内容与方法上对传统批评的颠覆,波及文学活动各领域,它从性别角度切入文本,对作品形象、阅读接受、写作策略等文学整体流程各阶段进行重新审视。本文运用的主要批评思路是“性别批评”,主要视角是比较文学的批评方法,兼及人类文化学批评、原型批评
男性视角与女性形象——米格尔·德利维斯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周姣贵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米格尔·德利维斯   女性形象   男性视角  
描述: 对各个特定时期女性形象的塑造和理解。在对德利维斯小说中女性人物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将摘取德利维斯的五部主要小说,分别作为小说家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代表作,其中的四位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地位叙事的双重性:盖斯凯尔三部女性主题小说研究
作者: 陈礼珍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盖斯凯尔   叙事   维多利亚   双重性   女性  
描述: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重要作家,近年来,盖斯凯尔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批评界的新热点之一。不少批评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切入盖斯凯尔小说研究,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盖斯凯尔在表达女性地位和女性意识方面的复杂性和双重性。这种双重性既体现在盖斯凯尔的单部小说里,也经常体现在其不同小说之间的对照中。由于忽略了这种双重性,盖斯凯尔对女性力量的关注在批评界不是被忽视就是被夸大。有鉴于此,本文从叙事形式和结构的角度切入,研究盖斯凯尔小说虚构叙事中关于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地位问题的思考,通过文本细读揭示她在叙事进程
1945-1949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杨林玉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意义建构   女性形象   40年代  
描述: 本论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40年代战后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借鉴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作为辅助研究视角,以对男权制(包括男性统治、男性认同、将女性客体化以及男权制的思维模式)的批判贯穿始终。其中,对女性形象的意义建构过程及其与叙述话语之间的互文关系结合了具体影片进行分析和论证。本论文从梳理清末以来中国社会女性形象的发展轨迹入手,追溯40年代战后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之历史渊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40年代战后电影创作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思潮与艺术传统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归结此时期女性形象
中韩二三十年代女性小说之比较
作者: 吴京嬉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文学   女性小说   比较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本论文讨论中韩二、三十年代女性小说的现代性问题。 论文从中韩二、三十年代女性小说与现代性的关系入手,主要从女性主义文化理论角度研究二、三十年代女性小说所体现的现代性问题。在界定女性文学与现代性概念的基础上,首... >> 详细
“记纪”天皇编年部分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史诗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领袖   日本化   日本书纪   东亚   宗教   古事记   女性  
描述: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分别成书于公元712年和公元720年,是日本现存时代最早的两部文献。两书体例相似,均分为“神代”和“天皇编年”两部分。其中《古事记》的记录截至公元628年,《日本书纪》的记录截至公元697年。在形式上,两部史书较为严格地模仿了大陆史书的编纂模式,但实际上,从其基本内容来看,除了“神代”部分体现了鲜明的日本特色外,在规整的天皇编年部分内部,也隐藏了反映日本社会变化的无数细节。在这当中,女性形象的描写尤为突出。本文即是将这些女性书写作为梳理、分析的对象。初步的研究证明,在古代日本社会中
< 1 2 3 4 5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