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篇目辑览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颇
夏承焘
美学理想
诗歌精神
汤惠休
诗中有画
“左联”
张子野
《古诗十九首》
王维诗
-
描述:
文艺学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辨误 姜书阁1.1鲍照和汤惠休何尝贬颜 谌东飙1.6试论王维诗“诗中有画”的主体内涵 ——兼与文达三同志商榷 赵玉桢1.9简论“左联”时期的女性文学 莲子1.14文艺主体是实践—精神主体 黄颇1.19中西交汇的“象征”说 吕永2.97论《世说新语》品评人物的美学理想 熊国华2.104《古诗十九首》中的青年精神形象初论 ——魏晋诗歌精神历程漫论之一 安琪2.108党的领导和作家的追求 何益明3.30论劳伦斯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 罗婷3.137鲁迅论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周森甲4.83
-
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文索引:1990年5月一12月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文索引:1990年5月一12月
-
《许昌师专学报》一九九一年总目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思想建设
师专学报
心理学
浅论
茅盾
总目录
对话录
女性文学
沈卫威
-
描述:
~~
-
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文索引:1990年1月一5月
-
作者:
谢玉娥
来源: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文索引:1990年1月一5月
-
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
-
作者:
衣若蘭
来源: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史
性別
列女傳
明史
史學史
-
描述:
本論文是放在中國女性史傳的書寫與明至清初(1368-1736)傳記寫作的脈絡下,觀察明代女性如何被書寫,然後編入官修的《明史.列女傳》中,並藉由對《明史.列女傳》的分析,探討官修史書如何建構明代的模範女性。 全文共分為五章,首先釐清《明史.列女傳》的稿本問題,作為討論的根基,並探究《明史.列女傳》文本的衍化與成型,繼而分析《明史.列女傳》的書寫的重點與特色。第二章則簡述清以前歷代正史〈列女傳〉的編輯傳統,一方面從歷代正史類傳之設置論史學編纂之性別意涵,一方面則追尋歷代正史〈列女傳〉的史學傳承。第三章探討有
-
鍾曉陽小說研究
-
作者:
方一娟
来源:
国立政治大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別意識
鍾曉陽
香港作家
香港文學
張愛玲
-
描述:
第一章最主要敘述以鍾曉陽為研究對象的動機和目的,並敘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大綱。 第二章試圖從香港七○年代以來的文學環境、鍾曉陽的成長過程及其內在個性來探討對她的創作的影響,並且詳細說明她在多方位創作上的亮麗成績,包括她的作品表現及獲得的各項文學獎。從小說中的不同風格,將鍾曉陽的小說分為前、後期,使其風格轉變的脈絡更加清晰。而且由她身處香港的獨特環境、浸淫在中國的古典詩詞、師承張愛玲及不同文化的刺激四方面觀察她文學風格的形成。 第三章將討論鍾曉陽小說中最主要的愛情與婚姻題材,她擅於描寫愛情中的不對等
-
试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基本趋向
-
作者:
莫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女作家创作的以女性视角表现女性生活.命运. 心态的文学作品为女性文学。新时期,女性文学掀起的浪潮此澎彼伏,引人瞩目。 一、从崛起到困惑。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起点的女性文学在新时期前期,高?扬独立自强的大旗,从冲破爱情禁区的抒情,追求平等相爱的呼喊到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苦苦挣扎解描述,真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现实处境。由于对现实人生缺乏理性的思索和客观的科学的把返?在深入触及知识妇女现实社会问题时陷入情绪化认识的困惑之中。 二. 冲破炼狱,走向成熟.新时期中后期,随着女性精神的成长,女作家对现实人生的把握趋于客观
-
试论瓦西里耶夫的女性文学作品
-
作者:
王殿华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提起瓦西里耶夫,人们马上会想到他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塑造的女兵群像,想到他的那些从不同角度写战争的文学作品确实,伙为战争培养的一位作家,他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战争、表现战争给人的命运造成影响的作品。他成了苏联文坛上一位令人瞩目的军事作家。近年来,他又创作了许多道德题材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在当代苏联文学中并没有立即轰动一时,但如果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其中的高超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容含义。瓦西里耶夫的作品,绝大多数都以女性为主人公。本文试图对他创作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军事和道德题材作品作些分析与探讨。 文章大致可分
-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茅盾与左拉
-
作者:
张启东
来源:
纪念茅盾诞生95周年、逝世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茅盾与左拉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存在着类同性或对比性联系。茅盾从左拉的理论与创作中汲纳了多方面的营养,但始终坚持自己现实主义的理论与创作个性而未流为自然主义。通过对于左拉奉为圭臬的真实性美学原则的认同,茅盾调整了自己早期现实主义文艺观的价值取向。左拉自然主义对茅盾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使茅盾自觉追求真实性、客观性和史诗性美学品格,这仍可从以女性形象为主角的茅盾早期小说中得到印证。
-
女性与审美:选择中的困惑与冲突:换一个角度看郭沫若历史剧
-
作者:
周海波
来源:
郭沫若研究(第九辑)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世纪初,郭沫若就曾借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诗行热情赞美女性的伟大:"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的确,对于这位浪漫诗人来说,女性的诱惑力之大,使他在为之追求的文学事业中,一直不倦地以他全部天才歌赞着女性的魅力。可以说,郭沫若全部的文学创作意识,常常为那些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所激活。当然,一定的审美情感在创作中的呈现,总是创作者一定的文化意识,这样,当郭诛若讴歌出一首首女性的赞歌或奉献出一个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