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黄顺文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文学事业也在日新月异中进步。现当代文学中,很多作家都对女性的形象有着一定的描写,都存在着悲悯的色彩。作为中国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非常细腻,也存在一定的悲剧性色彩,这些悲剧性的女性人物构成了张爱玲小说的主体。本文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出发,将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悲剧人物形象的命运进行分析,探索出在特定时代下的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下的悲剧人生,并将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的地母形象探析
作者: 常文娇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由耕种土地的生产实践派生出了关于土地和女性、母亲相认同的神话类比,从而产生了"地母神"(Mother Earth)观念。地母以其子宫的生育释放功能孕育万物,以其乳房的滋养给予功能哺育众生,并以其腹腔藏污纳垢的功能包容一切,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温家窑风景》(以下简称《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所塑造出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所具有
论《聊斋志异》中的婚恋观
作者: 张瑞杰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引言《聊斋志异》无论文学技巧还是思想水平都堪称我国志怪题材小说的高峰,作者蒲松龄常用人与仙妖狐怪之间真幻相生的故事或切入时代肌理直陈其弊,或冷嘲人性之堕落沉沦,或讴歌狐怪的至情至性。其中,涉及婚恋题材的作品占整部小说的四分之一,引起学者的广泛研究,有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蒲松龄的婚恋观念和创作心理,有从文本层面梳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婚恋观念,但鲜有人注意到作品中作者对个性解放的呐喊同其基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婚恋观念
清新淡雅 温婉蕴藉
作者: 王星儒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据统计,在《诗经》305篇中,涉及女性的篇目达101首,约占总篇目三分之一,且这些女性形象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在涉及女性的诗篇中,多充满对女性之美的高度赞扬。从这些诗歌所描写或反映的女性形象身上看,无一不突显出中国传统美学素朴自然的古典韵味。
浅议李清照个性与诗词创作
作者: 陶琛琛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词人   人比黄花瘦   思想性格   首词   藕香   中国古典诗词   生平事迹   艺术功力   醉花阴   诗词创作  
描述: 女性形象的描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源远流长。但由于思想认识和艺术功力的限制,女性主人公的形象单调平淡,人物思想性格不鲜明,不能给人以立体真实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李清照作品出现,才使得女性形象更加生动、清晰和具体。她的诗词不仅是自己人生形象的真实写照,更是万千女性的心声,这也是她成为我国古代伟大女词人的原因。她尤其善于真情实感的抒发和微妙细致的情思表达。通过对李清照的诗、词、文、赋及其生平事迹的分析,挖掘了其
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观研究
作者: 陈果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城》   女性生命   沈从文小说   女性观   中国文学史   文学发展史   男权意识   女性问题   五四文学   翠翠  
描述: 沈从文擅长塑造女性形象,女性形象几乎贯穿其毕生创作的小说中,他对女性的理解有独特的理解和认识,这从他的小说作品中可见一斑。以沈从文的小说为基础,分析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观,从而引发我们对现代女性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女性问题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一直关注中国女性的处境,对如何改变传统女性的命运进行深刻思考,与其他作家不
从自然主义角度试析莉莉·巴特的宿命
作者: 陈洁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手法   内维斯   批评界   社会环境   创作经历   道德意识   实验小说   伊迪丝   华顿   巴特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美国19世纪末20纪初重要的小说家,同时也是在一个批评界多次引起争论的作家。华顿笔下的女性形象鲜明生动,体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老纽约”上流社会的风貌。文学界多把华顿笔下《欢乐之家》中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际归结于父权制度和进化论。本文试从自然主义理论角度出发,用决定论及社会环境
从《走向末日》看厄普代克的女性观
作者: 靳相茹   张瑞红   赵丹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小说家   厄普代克   女性观   美国中产阶级   女权运动   负面形象   女权主义   瑞娅   夫妇们   道德责任感  
描述: 美国当代小说家厄普代克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而闻名,但是他作品中的众多女性也值得探讨,这些女性形象很多都负面形象,无论来自哪个阶层,没有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或道德责任感。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的主观曲解,但是在另一方面作家又对此非常清楚,对女性是充满同情的。本文以《走向末日》为例,分析了厄普代克的女性观。一、引言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美国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发展,各种探讨女性意识、女权主义问题的
破茧成蝶——论女性主义在《末路狂花》中的体现
作者: 罗兰兰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狂花   破茧成蝶   电影史   男权中心   女权主义   父权制文化   尔玛   经典影片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描述: 作为女性主义电影的典型代表,《末路狂花》以公路片的形式展现了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颠覆了电影中传统的女性形象,再次掀起了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的狂潮。影片展示了两个原本符合传统男权理念的现代女性在反抗男权歧视和压迫的过程中所呈现的蜕变;两位女主角最终如飞蛾扑火般实现了对自由和自我的追求。《末路狂花》体现了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影片不仅引起了热议,更成为了现代女权主义的经典影片,同时也再次掀起了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的狂潮。
《罗摩衍那》中苏波那迦形象分析
作者: 田婷婷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那迦   苏波   罗波那   罗摩衍那   文化文学   女性角色   一个女性   形象分析   历史传说   人物形象  
描述: 《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经典史诗之一,其影响源远流长。作品涉及历史、宗教、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罗摩衍那》不仅在印度广为流传,对印度文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且它的影响还从东南亚辐射至亚洲乃至世界各地。作品不仅描述了历史传说,也为印度人确立了世代遵守的道德规范和信仰标准,也为女性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确定了范本,作品中的悉多也成为理想女性的典范。与此同时,史诗中还存在与悉多相对照的女性形象,她们往往被当作反面的价值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