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新闻研究导刊】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影视剧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以《后宫·甄嬛传》《杜拉拉升职记》为例
-
作者:
周逍
孙豪杰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自我意识
话语权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热播国产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和《杜拉拉升职记》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中所面对的不同困境以及她们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变化、固有的性格变化和社会背景变化,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女性在男权文化语境中所呈现的异同点。这些异同点既是对女性世界的关注,也是对当代女性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
影视剧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以《后宫·甄媛传》《杜拉拉升职记》为例
-
作者:
周逍
孙豪杰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自我意识
话语权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热播国产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和《杜拉拉升职记》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中所面对的不同困境以及她们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变化、固有的性格变化和社会背景变化,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女性在男权文化语境中所呈现的异同点。这些异同点既是对女性世界的关注,也是对当代女性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设置
-
作者:
曾雨晨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image
feminism
动画
Miyazaki
Hayao
female
-
描述:
谈到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总要论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其对女性形象的偏爱见诸于笔端,流动出对母亲的思念,也演绎了其对女性的社会属性的多重思考。因而就宫崎骏的单部作品而言,女性人物的建构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故本文从其影像文本出发,通过女性人物形象对男权的弱化、女性个体内部两性气质的融合以及所建构的女性与大自然间的紧密联系三个方面的分析,探究宫崎骏作品的精髓所在。
-
《东方杂志》前期的近代女性形象呈现
-
作者:
黄欣萍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杂志》
妇女解放
女权运动
五四运动
-
描述:
《东方杂志》创办于清末,1948年终刊,其创刊词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是影响最大的百科全景式老期刊。杂志内容正统全面,内容广泛丰富,报道还规模化的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女性地位变迁及思想解放浪潮中女性社会关系变化。本文以《东方杂志》创刊20年以来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近代女性的形象呈现。
-
改革开放以来的杂志封面女性形象分析:以《中国妇女》和《瑞丽》为例
-
作者:
崔瀚文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志封面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媒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体现出不同的女性气质和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期待。本文将以我国杂志封面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变迁、原因和存在的缺陷。并试图寻求对女性的解放途径,即如何使女性获得应有的公平和公正的待遇。
-
从米歇尔访华相关报道浅析媒介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社会性别体现
-
作者:
耿昕萌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夫人外交
性别刻板印象
米歇尔访华
媒介传播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奥巴马2014年3月20日下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本文从米歇尔访华的国内外相关报道入手,在社会性别范畴以及媒介传播与社会性别的关系领域,通过媒体主要关注米歇尔的服装搭配、饮食偏好、日程安排以及花费情况的表面现象,简要分析了其中所体现的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传统性别角色的再现上存在的刻板印象,阐述了女性的外在形象取代内在特质而成为标准化的性别符号,媒介中女性形象的肤浅、表面化、程式化的印象进一步得到强化的观点,并探讨了现象产生的原因。
-
战争电影的女性形象塑造:观《沂蒙六姐妹》有感
-
作者:
刘依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战争
女性
-
描述:
作为国庆60周年献礼片,《沂蒙六姐妹》又名"战争中的女人"。作为国庆献礼,影片旨在召唤"主旋律"的意识形态。基于"战争"是"女人"的生存背景这一叙事逻辑,通过描绘女人的日常生活来展现战争的悲壮,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女性话语权的呈现拓展了表达的空间。
-
撑起武侠世界的半边天:解读徐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睿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克
武侠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著名电影导演特吕弗曾说:“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电影作为表现感情思想的载体,从来没有离开女性这一话题。在徐克构建的奇幻“新武侠”世界中,性格各异,绚烂多彩的女性群像为香港武侠电影世界的半边天抹上一笔浓彩,为本就精彩的电影又增色不少。
-
万箭穿了谁的心——浅析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梦倩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价值
现实主义
传统
人物分析
女权
-
描述:
《万箭穿心》被社会学家李银河盛赞,称之为“《雷雨》之后最好的悲剧”,《万箭穿心》到底是不是70年来最好的悲剧作品,见仁见智,还要时间来考验。不能否认的是,在大量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中,对女性价值的关注视角越来越丰富,通过镜头的叙述方式展现了女性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困境。文章避开镜头叙述这一大类,从其他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影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塑造。
-
试论媒介环境对于女性形象强加的刻板印象:以女博士的“第三性别”化为例
-
作者:
杨赛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媒介环境
女博士
第三性别
-
描述:
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源于刻板印象,是文化建构的结果。当代媒介环境对女性形象的不当刻画使贬义性的女性形象泛滥。本文以女博士这一女性群体为例,将当代传媒中的女博士形象进行分类分析和特征归纳,进一步探讨社会对于女博士这一群体刻板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并对女博士形象日后在媒介环境中的走向提出建议,以促成构建平等和谐的媒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