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不同的救赎模式 共同的归宿—海明威的双性社会理想分析
作者: 索发秦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the   generation   society   code   salvation   lost   bisexual   self   hero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以他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独辟蹊径,成功地将自己的生命、人格与艺术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独树一帜地形成了“迷茫的一代”这一特定的文学流派。他们的作品不但反映了各自的心路历程,还共同表达了一代人的困惑和绝望。面对个体生命必然的孤独、失败和死亡,海明威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在迷茫中顽强拼搏的“准则英雄”,他们努力探求一种留住主体价值和尊严的现代生存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勇气正视生命的残缺和痛苦,用自己个
论宫廷爱情在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功用
作者: 何习尧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functions   social   Love   Europe   medieval   Courtly   mediation  
描述: 学界一直就宫廷爱情为何会在中世纪欧洲出现存有争议,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似乎并不利于该现象的出现与发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解释,然而至今仍未能达成共识。 本文试图从一种功能性,或者说实用性的角度来探讨该问题,认为任何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广泛流传的现象必定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至少是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需要。通过探究宫廷爱情在当时社会中所发挥的功用,本文表明,宫廷爱情在中世纪欧洲的出现是顺理成章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除去引言与结论外,本文包括三章,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宫廷爱情在当时社会中的功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黑人妇女生活状况的研究(1877-1929)
作者: 郭桂丽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the   Women   American   Living   America   Urbanization   Afro   Conditions  
描述: 黑人妇女在美国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实体,她们一方面是黑人,另一方面又是女性。1877年至1929年,美国逐渐纳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黑人开始了大迁徙。在工业化、城市化、黑人迁徙的互动过程中,美国黑人的生活方式、人口结构、家庭模式、婚姻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黑人妇女表现得相当积极、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黑人妇女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综合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等多视角及运用妇女主义的理论对美国黑人妇女的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来塑造黑人妇女的完整形象。通过对黑人
On the Witchcraft Traditions and the Literary Functions of the Three Witches in Macbeth
作者: 张晶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acbeth   witch   witchcraft  
描述: 女巫和巫术的传统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然而,女巫的形象却并非是亘古不变的。本文通过考察女巫形象在学界研究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演变,指出女巫形象在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之后,其形象特质由最初的邪恶转向更为中性的形象,而学界对女巫的研究也呈现出从相信女巫存在并论证女巫恶的形象到怀疑女巫存在并且视“女巫”为值得同情的被边缘化的女性形象的阶段性变化。最后,本文以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麦克白》为文本,讨论剧中女巫在场景、情节安排、戏剧结构、以及主题等方面的作用,说明这一形象与作品的有机结合,得出该剧中女巫的形象是既迎合了当
明清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学:以《西游记》、《封神演义》所建构的民间信仰谱系为中心
作者: 张琦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明清时期,各类思想观念以文学的各种形式为载体,广为传播。市民文化在这个时期成为民间文化的主体,尽管当时的主流文学仍然是传统的诗、文、词,小说、戏剧等仍然属於小道、末技的范畴,但在民间盛行的恰恰是小说、戏剧等文艺形式,普通民众很少关注诗、文、词这类文人创作的发展与成就,却对敷衍故事的小说、表演生活事件的戏剧等具有莫大的兴趣,以至於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以创作这些作品为生的文人群体以及赖此营生的商业群体。由於其影响的深远性,这些文学作品遂成为传播各种思想的重要途径,明清时期乃至於现当代普通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
析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性观
作者: 夏代英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进步性   女性观   父权制传统   女性主体意识   两性和谐  
描述: 英国作家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引起世界性争议的作家。本文着力探索D.H.劳伦斯在其备受争议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体现出的女性观及其进步意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问世以来便在文学评论界和读者中间引起颇多争议。争论的焦点是,他的小说是否表现出了露骨的男性中心主义。大多数女权主义者对劳伦斯是持批评态度的,认为他在小说中肆无忌惮的性描写表现出明显的费勒斯崇拜。本人从文本出发,从历史的角度力求客观地分析劳伦斯的妇女观。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讨论在西方父权制度下女性的地位问题。文章从传
生存在荒岛上
作者: 胡亚兰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滨逊   反讽   《蝇王》   戈尔丁   女性主义   荒岛母题  
描述: 本论文对英国文学中的荒岛母题进行了梳理,并将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著名小说《蝇王》放在荒岛母题的文学传统中重新阐释。全文由五个部分构成:在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戈尔丁的生平创作,并综述国内外《蝇王》阐释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正文的第一章是对文学中荒岛母题的分析。首先分析英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对其文学中的荒岛母题的影响,并寻找荒岛母题在英国文学中发展的脉络。其次,论述了西方文学中荒岛母题的来源,最后分析《蝇王》中的荒岛母题。第二章选取《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为例,分析荒岛小说中的文学形象。第一小节,试图
女性的自觉
作者: 罗鹏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伸子》   女性意识   宫本百合子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宫本百合子(1899年—1951年)是日本著名的女作家,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1916年,发表以贫困的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贫穷的人们》,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1918年,宫本百合子随父亲远涉美国。在那里与古代东洋语研究家荒木茂相识并自由恋爱,最后结婚。然而,回国5年后,宫本百合子选择了离婚。之后,她以这段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了长篇自传性小说《伸子》。发表当时,该作品被当成一部私小说,评论受到一定的局限。战后,该作品又重新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且被视为妇女解放文学的杰作。不言而喻,《伸子》是一部具有
试论志贺直哉的女性观及其成因
作者: 何欢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志贺直哉   女性观的成因   女性群像  
描述: 自作为白桦派的作家登上文坛以来,志贺直哉一直是明治、大正、昭和时代活跃在日本文坛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以其精练的语言和敏锐的观察力,被誉为近代的“小说之神”。对于志贺直哉60余年的创作生涯,评论界关注的重点大多集中在“与父亲不和”和“与自然调和”等问题上。笔者认为,志贺文学中“女性”的存在也是值得关注的。对于志贺直哉唯一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被誉为日本近代小说杰作的《暗夜行路》中的女主人公直子,文学研究者谷川彻三评论道:“我以为同本小说中出现的女性没有谁像《暗夜行路》中的直子那样有魅力。”尽管许多评论家
文革后报纸照片中女性地位的内容分析
作者: 徐沛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报纸照片   市场化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描述: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革以后中国报纸照片中女性形象的地位进行考察,共查阅了353份《中国青年报》上的3425张照片。使用软件SPSSIO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后得出结论:从文革以后到2001年底,中国报纸照片上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显著程度上都说明其地位在下降。研究还试图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说明中国女性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化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冲击。 在笔者看来,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研究的内容,更在于其研究的方法(形式)。希望此论文在中国视觉传播研究领域起到抛
< 1 2 3 4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