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陈枫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少红影视   女性意识   唯美   镜头语言   意象  
描述: 女性主义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在中国逐渐开辟与形成了女性研究领域。尤其是女性主义对女性意识的启蒙与研究倍受中国文学艺术所关注。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在特有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自主、自立、自强、自尊的意识,即女性从生理——心理结构、个体——群体结构、历史——文化结构这三方面来透视女性自身的自觉意识,它是衡量女性艺术创作和作品的标尺。这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以女性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我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从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李少红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因
《儒林外史》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梁效永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女性形象   研究  
描述: 整部小说,也有助于了解吴敬梓的思想。第1章:《女性形象的统计和分类》。《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清代江南女性别集序跋研究
作者: 侯娇娇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序跋   女性别集   史料   清代江南   文学理论  
描述: 后辈,以及这些男性的友人所写,其中不乏法式善、谢章铤、洪亮吉、王芑孙、俞樾等文坛名家作序,他们在序跋中除了记载
揭开女神的面纱--中国当代电影文学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欧阳小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驯化   流变   女性解放  
描述: 文章基于综合艺术之一:电影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强烈冲击,致力于对电影制作的基础;电影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进行一轮历时性考察,借宏观的中华社会文化变迁及相关的女性文化流变的批判视野,求取中国当代电影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内蕴及规律,以助于银幕女性形象塑造的健康发展。
李白妇女诗的文化观照
作者: 麦婕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诗   李白   柔美风格   女性文学   唐代文化   思想价值  
描述: 本文将从宏观的文化化视角对李白妇女诗进行整体的分析与把握,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追往李白妇女诗的文学渊源和文化内涵,论述李白妇女诗对唐前女性文学,主要是楚骚文化传统、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和梁陈宫体诗的承袭和改造;第二部分从李白妇女诗中对女性之美的展示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李白的爱情观、李白咏妓诗的积极意义及李白妇女诗与唐代文化的关系入手,发掘出李白妇女诗的价值;第三部分论证李白大量描写女性而带来的诗歌美学风格的变化--“柔美”的形成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柔美风格的意义,对李白诗歌意境的影响及李白壮美的主导诗
研究生现代人格的塑造
作者: 马晓代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研究生   塑造途径   现代人格  
描述: 机遇和挑战,研究生现代人格的确立是塑造女性新形象的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笔。研究生因其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认识社会转型中研究生人格现状,分析它的成因,并在
高中语文教材与女性价值观
作者: 庾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价值观   传统   高中语文教材   健康  
描述: 母系氏族社会并没有辉煌多久,就被男权社会所取代,男权社会里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和教育、婚姻和家庭都对女性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的男权文化积淀、渗透和教育的强化、沿袭形成了传统的女性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忽视了女性的个人主体意识,扭曲了女性本性的价值。这种价值观传袭到今天,依然对现代的女性产生着负面的影响。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没有使“男尊女卑”的思想从人们的意识中连根拔走。在社会生活中,女性不能构建健康的女性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己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教育对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起主导作用,将女性
关于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
作者: 丘慧慧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女性主义   弱化   差异化  
描述: 文章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衍生、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探讨了中国的文化“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理论话语在中国生成的一个典型范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存在的特殊性、特质性。对它生机盎然的批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给以揭示的同时,着重指出了它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的溃乏和不足。 从“女性”和“妇女”、“女人”和“人”,“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女性文学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些概念范畴的内涵的历史变迁与具体运用中,我们便可以窥见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生成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杨灿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绘画   女性形象  
描述: 创立于1848年的拉斐尔前派运动涉及到绘画与文学两个领域,就其绘画而言,它走出了学院派绘画的束缚,打开了一篇清新的视野,拉斐尔前派是西方绘画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画派之一,在英国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以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中的女性群像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之前绘画艺术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以威廉·荷加斯与皇家美术学院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研究其女性形象产生的艺术背景,结合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对该画派女性形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条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剖析,同时结合象
纳丁.戈迪默和她的女性世界:浅析其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
作者: 钱俊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   超越   存在   女性  
描述: 纳丁·戈迪默是南非著名的女作家.长期以来,她为废除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而笔耕不息,其作品揭露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残酷及非人,反映了南非人民的悲惨遭遇,为南非人民呐喊。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因其以史诗般壮丽的创作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而获得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
< 1 2 3 4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