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5 条
-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看《接骨师之女》中的沉默主题
-
作者:
冯亚坤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默
后殖民女性主义
《接骨师之女》
-
描述:
作为华裔美国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谭恩美的作品从《喜福会》开始便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作品畅销于通俗文学市场以及学术研究界。谭恩美的作品中生动的女性形象及细腻的女性关系一直吸引并感动着数以万计的读者。她擅长描写母女关系,并在作品中对母女之间从冲突到相互理解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除此以外,她的作品中对华裔女性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沉默现象也有较多关注,并从心理方面和文化角度揭示了造成这种沉默的原因,进而探究华裔女性如何打破沉默,重塑自我。《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作品,出版于2001年,是一
-
大爱“无字”:论张洁的女性小说创作
-
作者:
贾艳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小说
悲剧根源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张洁是第一个荣获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她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因创作风格独树一帜而引人注目。她的女性小说“既流露出女性的诗意美,又表现出自觉的现代女性意识”①,引领了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潮流,张洁也“事实上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先导”②。在早期作品中,张洁呼唤纯洁的爱情,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形象都是完美的,作者创作了一个个美好圣洁的爱情故事。随着作者对女性关注的深入,作品中开始表现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所经历的艰苦历程。男性成了女性悲剧人生的直接制造者,美好的爱情
-
犹太女性主义的性别与上帝观
-
作者:
张晓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帝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自母系氏族社会之后,女性便“消失”在了历史的记忆长河中,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极少甚至听不到女性的声音;又或者按照波伏瓦的说法:女性以具有“第二性别”特征的“女人”身份诞生了,历史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是作为遵循或违背父系社会规范的典型出现的。就是当代轰轰烈烈的女权、女性主义(Feminism)运动也无法脱离这一命运。这并不代表女人像男人的一根肋骨一样,怎么样也摆脱不了男性的桎梏,而是女性勇于正视自己的地位,并努力争取与形成这种地位的势力抗争,无论这一势力是有形的团体还是无形的意识。实质上她们不仅是与男性抗争也是与
-
论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吕玲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
描述: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标志,也是元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历来倍受注目,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对元杂剧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空前张扬与反传统的特质进行审视。通过剖析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来反观作品同时代的社会思潮,女性地位,政治与婚姻家庭制度,以及女性文化在元代的嬗变及原因。论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主要述及了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写作角度及简要的文献综述。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追溯了《诗经》直至宋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中国女子在千年旅程中,没有走向光明大道,反而进入了无底深
-
多丽丝·莱辛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
-
作者:
齐丹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主义视角
独特性
-
描述:
当代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一)被称为是“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并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莱辛的作品风格独特、内容深邃、主题丰富,表达了对时代、女性、环境、人类生存状态等的关注和忧虑。国内外论述莱辛女性思想的论著数不胜数,这些研究均通过文本分析来透视其女性主义思想,但是却没有把莱辛与传统女性主义区别开来,也没有看到她在自己作品中展现女性视角的独特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莱辛作品中女性主义思想的独特性:第部分介绍莱辛文学作品的女性主义思想特色,通过简要
-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
-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络
英国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文学理论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与女权运动密切相关,它是政治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产物。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伦比·德·古日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与此差不多时间,在与法国一水之隔的英国,出现了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她于1791年写了《女权辩护》,理直气壮地打出妇女权利的旗号。这些理论上的先导为日后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铺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位顺应时代潮流而生的清高的精神贵族,在她不算太长的五十九年生命中,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思索,并因此而提出的
-
浅析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
-
作者:
孙永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矛盾心理
时髦女郎
女性观
《了不起的盖茨比》
《夜色温柔》
-
描述: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以及对其生活的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及文化变化的分析,来探讨作者的女性观以及作者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原因。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被认为是美国“时髦女郎”的代言人。尽管说菲茨杰拉德创造了“时髦女郎”有些夸张,但是在他妻子的帮助下他的作品确实呈现给世人以美丽,性自由,热情,同时又自私,冷漠的美国新女性的形象。在他心目中,这些新女性代表了自由,反抗等的新价值观念。但同时,菲茨杰拉德又对新女性的出现感到极度担忧。他害怕她们所
-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分析
-
作者:
朱国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局外人
双性同体
抵抗的读者
战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她继承了第一浪潮女权主义要求政治平等权利的诉求,特别是受教育权和就业权的诉求。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英国19世纪前半叶,英国妇女接受的是限制女性自由发展的“消极教育”,这是一种以培养“女性的魅力”为目标,是教导女性以结婚为职业的教育。她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妇女需要就业权,经济保障是女性取得独立地位的坚实物质基础。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她把战争的根源归结于父权制的价值观。伍尔夫尖锐地指出父权制的价值观念
-
论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的南方淑女
-
作者:
吕洪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脆弱
处女
南方淑女
坚强
社会牺牲品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他的多部作品中给予女性,尤其是南方女性,足够多的关注。威廉斯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时候,将她们与南方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南方是一块与美国其他地方不同的土地,南方女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 同时,威廉斯作为南方剧作家,与南方的联系既是个人的又是文化的。他本人的南方背景和个人经历使他对南方女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以极其细腻、委婉而又饱含同情的笔触塑造了一群失意、孤独、痛苦的南方淑女形象。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赏析南方淑女的特点。 第一章探讨了南方淑女
-
女性在斯蒂芬成长中的作用
-
作者:
谢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
斯蒂芬
乔伊斯
女性
-
描述:
女性在詹姆斯·乔伊斯的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文学作品中也不
例外。乔伊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具有相当大的自我意识体,在《都柏林人》中,乔
伊斯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父权制社会女性生活的关注,他的《尤利西斯》的女主人
公玛莉.布卢姆,引起了人们广泛的争议。有人对他着墨描写的女性人物提出了
男女平等论和性别歧视,这些批评家们经常攻击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受到的不公待
遇。他们认为乔伊斯女性人物的是由于男主角的需要而存在的,要不他把她们看
成圣母玛利亚,要不他把她们看成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