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上海市区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 高姗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   时期   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发病率   队列研究   Meta分析   年龄   队列模型   生存率   病因学  
描述: 第2位。在上海市区恶性肿瘤发病排位中,原发性肝癌男性发病率列第3位,女性列第7位。因此,分析肝癌的流行趋势,并加强对肝癌的病因学研究,积极开展人群的肝癌防治工作等都尤为重要。1.研究目的1.1对
桥梁治疗在妇科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 孙娟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桥梁治疗   抗凝药   围手术期医护   妇科手术  
描述: 背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医学上的许多禁区已经开放,术前的常规抗凝治疗不再是妇科手术的禁区,妇科手术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术前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患者。有文献表明,应用抗凝剂之前月经正常的妇女,其经期与经血量大都不受服用抗凝剂的干扰。在原有妇科疾病情况下,服用抗凝剂可使经期延长及经期血量增多,流血不止,最终导致贫血、血液凝血功能变化。由于妇科特殊疾病及特殊手术方式影响,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如进行妇科手术,医生既要考虑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又要避免因暂时停用抗凝药物而发生血栓栓塞,还要考虑患者自身疾病及手术方
狼疮肾炎病理与临床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 莫敏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床特征   免疫沉积物   肾脏病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描述: 研究背景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疾病,主要发生在20-40岁育龄期女性。研究报道60%-80%的SLE患者可有肾脏受累临床表现,光镜检查显示90%的患者有肾损害,结合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则几乎100%累及肾脏,称为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LN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脏,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肾脏损伤,且免疫复合物沉积越多损伤越严重。L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无症状的尿检异常、急性肾炎综合
清代徽州才媛诗人研究
作者: 王燕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才媛诗人   徽州  
描述: 本课题以“清代徽州才媛诗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她们的著录情况,试图把握徽州才媛诗人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还原清代才媛诗人的历史情状,探究她们作为一个文学群体对徽州女性文学乃至整个徽州文学的积极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绪论主要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范围,说明研究方法、论文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论文以时间为纬,以徽州才媛诗人生年先后为序,分为清前期、清中叶、晚清三章,另有年代不详者单立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清前期(顺治—康熙)24位
貂蝉形象演变研究
作者: 潘丽娜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貂蝉形象   文本分析   源流演变  
描述: 关于貂蝉的文学形象,应该是始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在这一时期,杂剧空前繁荣,貂蝉故事被大量地搬上了元代的戏剧舞台,出现了品目繁多的貂蝉戏。经过文学家和剧作家们的不断创作,貂蝉形象最终定型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貂蝉形象的流变,不仅折射出当时士人们的创作心理,而且体现出了在封建男权中心下女性悲剧的必然性。本文由此深入,探索貂蝉形象的成因及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貂蝉形象进行了研究:首先,按时间顺序阐述貂蝉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轨迹,考察“貂蝉”一词的语
论冰心散文世界中的“爱”与“和谐”
作者: 燕晓鸣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冰心散文   情结   “爱”与“和谐”   “爱的哲学”  
描述: 冰心,是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女性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先行者。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冰心就是“纯洁”与“爱心”的旗帜。她在接近一个世纪的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爱的哲学”,为中国现代乃至当代文学贡献出了一笔丰富的文学和精神财富,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突出。本论文以冰心散文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散文中“爱”与“和谐”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因素,进而论证冰心儿童散文的优越性,以及冰心散文中“爱”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本文主要分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在绪论中,主要介绍了冰心散文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并
漂泊与救赎—论王安忆:The Research of Wang Anyi’s Novels
作者: 唐凤琴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漂泊   寻根   命运   爱情  
描述: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一颗常青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写就了500多万字的作品。她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变、阶段性明显,几乎涉及了新时期以来所有的文学思潮,尤其在寻根文学和女性文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文本中流露出挥之不去的漂泊意识,其小说人物无论外在行为还是内在心理,都呈现出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漂泊意识是王安忆小说创作始终不变的精神特质。王安忆是一个试图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作家,她道出了人们内心漂泊无依的状态,同时也试图为漂泊的灵魂找寻救赎的方式,以缓解漂泊途中无奈的隐痛和无望的孤独。
多元视野下的乾嘉常州诗人群体研究
作者: 伏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诗学   家族文化   乾嘉时期   诗人群体   文人心态   常州地区  
描述: 有关乾嘉常州诗人群体,严迪昌《清诗史》已作论述。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与纪玲妹《清代毗陵诗派研究》则从流派的角度对常州诗群中常州诗派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对象“乾嘉常州诗人群体”,时间上截取清代乾嘉年间,地域上指清代行政区划上的常州,在方法上采取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从文人心态、家族文学、女性文学、文人结社等多角度透视。力求对地域诗群——乾嘉常州诗人群体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与把握。 绪论部分主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从关键词入手,说明选题依据。二是概述乾嘉常州诗人群体的研究现状,其中突出介绍其核心人物赵翼与洪亮吉
试析宋庆龄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 刘东华   高萍萍   来源: 宋庆龄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地位与作用   统一战线   妇女运动   宋庆龄   两次国共合作  
描述: 宋庆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她从1915年起就投身革命。她与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的结合使她备受瞩目,使她光芒万丈,也使她肩负重大责任。历史的机遇令她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的两大政党的两次合作。一次是1924年至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两党的合作。第二次是1937年以后国共两党面对外敌共同抵御侵略的合作。在这两次合作中,她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宋庆龄作为
中华民国时期宋庆龄社会政治活动的若干问题
作者: 娜塔丽娅·玛玛耶娃   来源: 宋庆龄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华民国   苏联   宋庆龄  
描述: 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国务活动家,宋庆龄蜚声中外。她积极进取,在政治生活、教育、社会慈善事业和妇女运动的组织方面有颇多建树。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形势跌宕,她就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所有重大事件作出反应,对民主运动的形成施加了影响,而这场运动则是中国革命发展和1949年凯歌高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她在中华民国时期的活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她的丈夫和战友孙中山的事业密切相关。第二个
< 1 2 3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