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时尚
作者: 暂无 来源: 葡萄酒win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卡地亚CARTIER: 四皇后美妙盛宴,Secret et Merveilles系列 高级珠宝奢美现世 灵感以四位不同气质皇后为主题的卡地亚Secret et Merveilles系列全新上市。从精灵般孔雀皇后、温婉柔情的珍珠皇后,到透露着女性桀骜的蟒蛇皇后、高贵威仪的砖石皇后,都是一场视觉上的终极盛宴。 工艺上,古典切割钻石、蓝宝石与多角形切割钻石的采用,不规则的波浪形纹路塑造的手镯,并以纹路处理后的铂金搭配珍贵的棕钻与黄钻等等,让人对其爱不释手。其中,将钻石层层
有待展开的当代文学可能性
作者: 张志忠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能性   80年代   思想艺术成就   当代文学   人物形象塑造   20世纪70   波动   情书   公开  
描述: 本文借助于米兰·昆德拉提出的小说的可能性理念,以20世纪70—80年代之交的三部小说为例,阐述其思想艺术成就,以及启蒙话语不同的表现方式,其知识底蕴、艺术气质,还有染上时代风尘的女性人物系列,提供了有待展开的文学研究可能性:开放而多重的对话,激情与理性、阅读与人生的谐调,对思想领域的上下求索乃至血肉丰盈的人物形象塑造等。藉此,试图打开一种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也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有待展开的当代文学可能性——以《波动》、《公开的情书》和《晚霞消失的时候》为例
作者: 张志忠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能性   80年代   思想艺术成就   当代文学   人物形象塑造   20世纪70   波动   情书   公开  
描述: 本文借助于米兰·昆德拉提出的小说的可能性理念,以20世纪70-80年代之交的三部小说为例,阐述其思想艺术成就,以及启蒙话语不同的表现方式,其知识底蕴、艺术气质,还有染上时代风尘的女性人物系列,提供了有待展开的文学研究可能性:开放而多重的对话,激情与理性、阅读与人生的谐调,对思想领域的上下求索乃至血肉丰盈的人物形象塑造等。藉此,试图打开一种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也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曾树生的声音:“家”与“国”双重困境:从曾树生出走解读《寒夜》悲剧
作者: 李思玲   来源: 当代小说(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寒夜   曾树生   “家庭”困境   “国家”困境  
描述: 曾树生作为巴金《寒夜》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历来评论对其褒贬不一,贬斥居多。巴金写《寒夜》,以男性视点构筑了一个男性书写者对于一段苦难历史记忆的表述,这背后隐含的是整个男性群体的集体无意识表述,因而曾树生并不至于绝对化地成为巴金口中那位"不负责任、自私"的女性,人物的角色定位有其他可能性。本文尝试对此人物进行重新解读,以揭示人物悲剧的原因及其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
论小说《爱玛》中的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与威斯顿太太的相似性
作者: 安琦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爱玛》   相似性   次要人物  
描述: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和威斯顿太太细致入微地描写,更是体现了奥斯丁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本文试从对次要人物简.菲尔费克斯与威斯顿太太相似性的分析来感受奥斯丁对人物的塑造能力和对人性切实精准的刻画。
新时期独舞创作择析
作者: 王鸿昀   来源: 音乐探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舞蹈   创作   独舞   综合研究   音乐  
描述: 本文根据艺术成就、影响力、代表性等指数,从新时期以来中国独舞创作中遴选出部分代表作,对它们做出了音乐、舞蹈形态层面上的综合研究。经过艺术形态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新时期独舞创作具有如下几个艺术规律:一、创作题材由以民间传说为主,转为题材的多样化;二、创作语言由以古典戏曲为主,转为类型的综合化;三、表现对象由以女性人物为主,转为人物的抽象化;四、艺术形象由以特定人物为主,转为形象的多元化。
融人格教育与能力培养于学习之中
作者: 傅纪丹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课题   历史女性人物  
描述: 教学实践证明,自信心的增强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学生学习成功的一对翅膀。如何将这两者融合于教学之中呢?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从文科班学生特点、历史学科特点、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等五个方面论证开展“历史上的女性人物”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本课题实施的过程和成效。
微探钗、黛二人不同称谓原则之缘由
作者: 李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钗黛   不同称谓原则   原因  
描述: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人物。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其他人物对钗、黛二人的称呼规则并不一样。对林黛玉的称呼原则是姓加称呼者的属性关系,而对薛宝钗的称呼是名字的第一个字加称呼者的属性关系。周汝昌先生曾对此问题提出过独到见解,本文在探讨周汝昌先生的观点同时,提出一些新的想法。
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衰落(下)
作者: 吴万伟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播新闻   电视新闻   学术界   女性研究   数字技术   新闻节目主持人   肯塔基大学   新闻媒体   衰落   新闻学院  
描述: "假事件"正在泛滥 苏姗·博杜(Susan Bordo),肯塔基大学性别和女性研究教授 还记得1987年的电影<广播新闻>吗?电影中的重大道德危机是圆滑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汤姆(威廉·赫特扮演)在采访一个约会中遭到强奸的受害者时"感动"人家流泪是否违反了新闻记者的标准.传统学校出身的记者珍妮(胡丽·亨特扮演)实际上提醒他"越界"的事实.汤姆回答(在电影中可能是最尖锐的观点):"超越界限?他们一直在‘感动'这个容易受骗者."
《觉醒》:穿越时空的心灵之“视”
作者: 万雪梅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远”   《觉醒》   心灵之“视”   叙事视角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不仅是一部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美学意义上的成功小说。作者的叙事视角穿越时空与我国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有共通之处。它所展示的精神境界与现代西方叙事精神、与郭熙远论中所揭示的中国艺术精神相互交融,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启示我们:心灵的倾向比人眼的视角更加本质。
< 1 2 3 ... 253 254 255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