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潘金莲与查泰莱夫人形象的比较
作者: 王兆阳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查泰莱夫人   潘金莲  
描述: 潘金莲和查泰莱夫人两个女性形象相隔300多年,又各出现于中国和英国。用刚刚兴起的平行研究剖析这两个文学形象,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兰陵笑笑生和劳伦斯两作者所处的时代、国情、艺术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因为作者主观认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两位作者塑造查泰莱夫人和潘金莲形象的成功与失败成为必然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女性群像:平民系列
作者: 邓楠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价值   平民系列   女性  
描述: 本文论述了莫泊桑短篇小说中女性群像系列──平民妇女,分析了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中的平民女性形象,概括了她们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意义,从一个侧面总结了莫泊桑小说的历史价值和重要地位。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女经营者
作者: 程美秀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女子无才便是德   子楚   识人   聊斋志异   等数   谢氏   鸦头   日以为常   女丈夫  
描述: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女经营者程美秀蒲松龄在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塑造出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其中如小二、细柳、黄英、刘夫人、青梅等数十位更具特色。她们摒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经济上完全依附于男性的旧传统,而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
雷切尔及其生存的愤怒--评析《一个上帝的玩笑》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者: 李渝凤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上帝的玩笑》   “双重身份”   雷切尔   人格分裂   存在  
描述: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其曾获加拿大总督小说奖的作品《一个上帝的玩笑》中,刻画出了一个因严重的人格分裂而导致生存的恐惧和愤怒的女性形象。通过剖析女主人公的生存困境,探索其获得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揭示现代西方作家对人生的关注,从而在雷切尔这一人物形象上找到人自身迈向现代的起点。
论劳伦斯笔下的叛逆女性
作者: 葛丽娟   来源: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劳伦斯,在英国诸多作家中,是极富有才华而又颇具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大部分以女性为中心,如《虹》、《恋爱中的妇女》、《误入歧途的女人》、《可爱的夫人》等,数不胜数。因此,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人形象,组成了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而且对女性的刻画是入木三分,颇见功底。众多的女性形象引来评论者们的各种分析评价.有从原型批评人手,认为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显现出男性本位神话中的女性原型:大母亲、悍妇和睡美人;亦有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探讨劳氏作品中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另外,有一类是诸如“大母亲
论玛格丽特·劳伦斯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潘绍玺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劳伦斯   短篇小说集   女主人公   女性独立   雷切尔   妇女形象   大学英语   《石头天使》   《上帝的玩笑》   作品  
描述: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加拿大一代文学的“教母”。她创作的长短篇小说马纳瓦卡系列为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她十分关注女性主题,在每一部小说中塑造了为争取独立价值而坚决斗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个性、经历各异,但都坚强有力,不断以自己的行为改变着社会舆论标准。她们的探索表明了作者对生存与女性独立主题的关注,向小说接受者昭示了生存的真正意义
孤独的抗争,无望的追求:对曹禺悲剧创作中知识女性命运的思考
作者: 宋红芳   来源: 长白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悲剧创作   愫芳   性别歧视   艺术典型   繁漪   女性命运   知识女性   现代文学研究   陈白露  
描述: 曹禺创作的具有自觉意识的知识女性形象,如蘩漪、陈白露、愫芳,都成为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艺术典型,具有一种特殊的、历久不衰的审美魅力,成为现代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试图从考察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的历史事实及其对女性人格的禁锢与扼杀入手,通过对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界限的传统女性和知识女性命运的
心香一炷抒胸臆:陈玉霞小说创作散论
作者: 赛里麦   来源: 新疆回族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之彷徨   女性题材   陈玉霞   心约  
描述: 陈玉霞小说创作擅长在传统道德规范与现代生活、当代社会的矛盾撞击及其发展变革中探索社会、人生与爱情的真谛,笔法细腻、委婉,形成了较鲜明的特色。陈玉霞在京攻读研究生课程的经历对她创作的题材取向产生了较大影响。她总是带着对女性的赞美与同情,热衷于对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描写与刻画,深刻反映出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真实境况,塑造出一系列美好、纯净、崇高乃至近于空灵的女性形象。在男人与女人的对照中,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中,作者流露出富有个性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
自由与忠贞:古老的爱情主题:《诗经》中的爱情诗
作者: 卫厚生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求爱情   女主人公   中国文学   《卫风·氓》   《诗经》   爱情诗   爱情主题   婚姻制度   爱情自由   《国风》  
描述: 爱情主题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当欧洲文学还处于英雄史诗和神话时代的时候,取材于现实人生的爱情主题已成为中国文学最常见的主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除热烈讴歌和赞美爱情的美好与欢乐外,还集中反映了两个鲜明的主题,即对于爱情自由的向往追求与对爱情忠贞的赞美歌颂。《诗经》爱情主题是对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从本质上讲,同《诗经》揭露和控诉统治阶级罪恶的重大主题是完全一致的。《诗经》爱情主题的揭示,大都是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完成的。
从梁凤仪的《花帜》透视当今香港女性小说
作者: 张锦贻   来源: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文化心理   文化现象   文化观念  
描述: 梁凤仪摒弃世俗的偏见,在《花帜》中描述了三代“花国”女子的身世和命运,展示了女性世界中一个常常不被正视的独特天地。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至善至爱,但仍然是没有独立人生,没有自立意识的女性形象。这样的女社当然不是香港女性的全部。但香港女作家着重写这样的女性,并常常以这样的女性生活为中心情节来写香港社会,正揭示出在一个开放的、拜金的、竞争的社会里女性同题的症结点.
< 1 2 3 ... 24 25 26 ... 116 117 1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