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为求知姐妹开辟新的园地——代发刊词
作者: 胡升秀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刊词   妇女学   成人教育改革   姐妹   妇女运动   园地   妇女问题研究   妇女干部   实践服务   妇女工作  
描述: 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国家教委关于成人教育改革的决定,推动我省妇女干部教育的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活跃校园生活、繁荣妇女问题研究为己任的《妇女学苑》(山东省妇女干部学校校刊)出刊了。 《妇女学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宣传党的妇女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研究探讨妇女干部教育和妇女运动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积极为教学工作和妇女工作实践服务,为四化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十三大前夕,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介绍改革九年我国妇女发生的巨大变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十三大前夕,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介绍改革九年我国妇女发生的巨大变化
值得记忆的一页
作者: 董鸿春   王晓玲   来源: 国际经济合作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朋友   协会   驻外机构   外国专家   联合国   中国妇女   记忆   索马里   工作   妇女组织  
描述: 1986年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中过去了.我们这些在驻外机构工作的女同志,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也为世界和平、祖国繁荣撒下了汗水.1986年在我们生活的日记中留下了值得记忆的一页.走出大门广交朋友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使团中,有好几个群众性妇女组织,我们选择了"联合国妇女协会".这个协会有80来个成员,其中有驻索使团外交官夫人,有在索工作的外国妇女,大多数则是在索工作的外国专家夫人.经参处的女同志于1985年该协会成立之
湖南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一日湖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作者: 暂无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湖南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一日湖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也谈莎菲形象
作者: 戴绛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莎菲   日记   形象画廊   丁玲   心态小说   性格   知识女性形象   恋爱观   武器  
描述: 丁玲是以描写五四以后知识女性的生活而迈上文坛的。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丁玲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满、新鲜独特的知识女性形象,大大丰富了新文学的形象画廊,也奠定了丁玲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个知识女性形象系列的中心就是莎菲,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莎菲这个人物,就成为评价丁玲前期创作的关键问题。
一个受尊敬的编辑
作者: 萧风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华日报   副刊   抗战前   江苏省   妇联   妇女运动史   投稿者   编辑道德   稿子   南京  
描述: 我崇敬冯月华。冯月华是江苏省妇联《妇女运动史》和《莫愁》杂志的主编。我写了一篇《抗战前南京妇女运动史(妇女促进会)》的稿子给她们,她补充了一些内容,又把全文缩短了些,发表时却怎么也不愿共同署名,我感到她思想里有着不平凡的东西,就去访问她。她12岁到解放区,18岁参加抗美援朝,21岁毛遂自荐进了南京《新华日报》编副刊。1956年在江苏文代会上,她被评为全省优秀编辑,获奖金200元,以
家庭暴力和儿童适应
作者: 魏琛   沙黎琼   来源: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症状   非暴力   行为障碍   适应   儿童行为   注意   妇女组织   社会学家   家庭暴力   社会问题  
描述: 社会学家和妇女组织已指出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也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但对这些家庭的孩子关注甚少,目睹父亲侮辱母亲的儿童也可能成为这种暴力的受害者。曾有不少人研究过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普遍认为不和睦的婚姻和暴力对男孩比对女孩的行为障碍影响更大。
艾知生提出:迫切任务是提高质量 台湾学者谈谢晋与陈凯歌 研究生们喜欢的男女性形象 青年电影演员谈“影星出国” 我国影星去国外也的苦衷 “好莱坞”华裔影星到上影拍片 苏联摄影揭露贿赂的影片 苏联的“道德电影” 纽约播放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创作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艾知生提出:迫切任务是提高质量 台湾学者谈谢晋与陈凯歌 研究生们喜欢的男女性形象 青年电影演员谈“影星出国” 我国影星去国外也的苦衷 “好莱坞”华裔影星到上影拍片 苏联摄影揭露贿赂的影片 苏联的“道德电影” 纽约播放
汉乐府《陌上桑》新探
作者: 赵敏俐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乐府   使君   女子   劳动妇女   采桑女   《陌上桑》   伦理道德   秋胡妻   《列女传》   罗敷  
描述: 《陌上桑》是汉乐府名篇,今人对它评价极高。最有影响的说法是“这诗叙述一个太守侮弄一个采桑女子遭到抗拒的故事。诗中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面目,同时刻划了一个坚贞美丽的女性形象。”(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甚而有人进一步认为,它“充分体现了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精神。”
“头上倭堕髻”之于罗敷形象的塑造
作者: 高明泉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敷形象   诗歌   中国文学史   手法   采桑女   中国古代文学   侧面描写   陌上桑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汉代乐府诗歌《陌上桑》堪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脍炙人口的名篇,采桑女子罗敷的形象自然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公认的艺术典型。那么,这个形象的塑造究竟是通过哪些手法实现的呢?历来的研究者认为是通过诗歌开篇的烘托、渲染以及“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神情动态的侧面描写,以旁观者的情态、心理变化,通过反衬手法来表现的。游国恩指出:《陌上桑》“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机智、勇敢、坚贞的女性形象。作者用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让罗敷一
< 1 2 3 ... 24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