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性颠覆”的伦理解读
作者: 龙云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自主   性颠覆   自由  
描述: 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同性恋描写一直颇有争议。从沃克作品中的“性颠覆”所指入手并结合伦理学观点进行剖析可以对艾丽丝·沃克这种不同寻常的“性颠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借助伦理视角可以看出艾丽丝·沃克真正 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创建获得真正自由和个人主体性的新式女性形象。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妇女文学和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其写作视野广泛,作品涉及种族、性别、社会、历史、人性等领域。沃克的写作风格表现为她是一位反传统的作家,正是由于在《紫颜色》中沃克巧妙地运用了这一风格,她获得了1983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和
英国大选:选了首相夫人再选首相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报参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丈夫们竞选国家元首,妻子们也在竞选第一夫 人。后者的竞争因为掺杂了时尚、外貌、职业等元素而 更具娱乐性。 英国正进行大选,工党的戈登·布朗也好,保守党的大卫·卡梅隆也罢,反正都靠不住,选民们除了选首相,还选择看哪一部豪门恩怨肥皂剧,那么剧中的女一号就要讨人喜欢才行。相比两位男主角,两位女主人公——萨拉·布朗和萨曼莎·卡梅隆——之间的对决更精彩。因为她们之间不能争论政见,这是大忌,只能竞争身世、职业、个性、外貌、穿着,更富有娱乐色彩。 47岁的萨拉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是公共关系专家,
说不定,我最爱他
作者: 陈家萍   来源: 长江文艺·纪实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口文/陈家萍 1920年初冬,一艘从中国开来的轮船缓缓停靠在法国的马赛港,一位中国少妇优雅地走下船。她就是张幼仪,当时20岁,婚龄5年,奉公婆之命漂洋过海,投奔在英国生活的丈夫徐志摩。 在英国的沙士顿,她虽然和徐志摩住在一起,但生活并不像张幼仪想象中那般郎情妾意。 那时候的张幼仪,是那么惶惑,她想讨他喜欢,却苦于找不到途径;她想抓牢他,却眼睁睁看着他越飞越高。 第二年春天,徐志摩宣布要带女友来家里做客。“女友”这两个字,对张幼仪而言无疑是个敏感的符号。“我那一整天都
人物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人需要你”
作者: 杨璇   来源: 劳动保护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提起建筑,人们自然会想到钢筋水泥,或者是高架林立、尘土飞扬的施工工地,这样的场景很难与女性的形象联系起来。而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一位性工作者已经为建筑安全工作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她就是原国家
自由与保护 ,避孕药这五十年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 唐郑亮 今年50岁的避孕药,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糨使妇女在性、生育和工作上得到了自主。然而,在中国它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避孕药没有什么花哨的名字,就叫做——the Pill,然而它却被评为最伟大的药物之一。今天,全世界有超过一亿的女性每天服用一片避孕药(the Pill,COCP),数量之大,甚至于服用者排泄物中的残余药物扩散到河流湖泊中,已经让一些鱼类发生了性别改变。 然而这一切似乎与中国无关。即使是在药房里,也需要多费口舌来解释:不是类似“毓婷”这样事
从个案到多维度的拓展——王海鸰小说研究现状探析
作者: 张军民   王骁勇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小说   王海   研究现状  
描述: 近年来,由王海鸰创作的一些婚恋小说和电视剧持续受到公众关注,这说明王海鸰这位女性作家触动了社会心理的敏感神经。研究者开始从王海鸰笔下最受热评的女性形象出发,把研究的触角延伸到"应时研究"和针对王海鸰主要婚恋小说的"个案研究",也已有不少学人突破个案研究和道德批判的狭小视野,从社会历史批判、精神分析、结构分析、文化心理批判、叙事模式分析、大众文化批判等多个维度,对王海鸰近期的婚恋小说展开宏观研究,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局限,从而影响了全面挖掘王海鸰这位时尚作家的创作深度。
同样乱世 别样佳人:论斯佳丽与王熙凤
作者: 王坤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工业   《红楼梦》   王熙凤   经济转型时期   乱世   经典小说   美国南方   斯佳丽  
描述: 《红楼梦》和《飘》是两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氛围中孕育出的经典小说。《红楼梦》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展示了所谓“康乾盛世”时的地主阶级动向。《飘》则描述了南北战争及其前后美国南方由奴隶主种植园经济向资本主义工业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动态。这两部小说中有两位个性遭遇非常相似的女性人物:王熙凤和斯佳丽,两者具有同样觉醒的女性意识,同样精明能干的个性,但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时代特征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美国南方的贵族小姐斯佳丽自主把握着自己的爱情并在执著地渴求爱情的艰难奋斗中,成为新旧社会交替中适应北方工业文
Dame Van Winkle形象辨析
作者: 常润芳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Van   Dame   Rip   Winkle   形象辨析  
描述: 华盛顿·欧文创作的短篇小说Rip Van Winkle曾被誉为美国早期文学的精品.作者在刻画与主人公Rip相对的女性人物Dame Van Winkle的形象时,则使用消极的、侮辱性的、极端偏见的言辞,把她列入不足挂齿的"妇道人家",甚至贬低为"泼妇"、 "悍妇"、 "妖妇".如今重读这篇经典我们发现: 小说的男主人公Rip是个十足的懒汉懦夫、现实生活的逃避者和时代的落伍者,而他的妻子Dame Van Winkle则是一个含辛茹苦的善良母亲、一个兢兢业业的持家能手、一个敢于向男权社会怒吼和呐喊的伟大女性,同
婚姻也要谈恋爱
作者: 暂无 来源: 躬耕·情感人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吴小莉,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首席主播。曾被选为“当今50位您最应该认识的中国重要人物”,“环球20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娱乐传媒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人物”。 我深信婚姻是可以幸福的。幸福的婚姻,是一辈子的财富,而“认识”自己的幸福,则是一辈子的“功课”。我相信婚姻是另外一场恋爱的开始,需要加倍呵护。 我从不要求另一半完美,因为我知道自己也不完美,深信没有完美的婚姻,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婚姻生活。工作虽然充满理性,但我却是个十足的浪漫主义者,于是我会为“婚姻”这场永远的恋爱,添油加醋,灌糖滴蜜。 因为,家庭
被抛弃的现代人
作者: 皮宾燕   来源: 科教创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 当时活跃在美国南方文坛上的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同样卓尔不群,以独树一帜的创作在美国小说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 1 2 3 ... 242 243 244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