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从唐婚恋传奇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爱情结局
-
作者:
方圆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结局
爱情
婚姻
唐婚恋传奇
男主人公形象
-
描述:
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的艺术创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人物形象塑造所达到的水平更是受人瞩目。以往学者多将眼光投放在对女性形象的研究,对小说中男主人公形象关注不足,虽有研究但一般都是将男主人公放置在负面角色中去讨论,或者仅以单一的形式去解读人物形象。实际上,小说中男主人公身上折射出的时代气息同人物内在的矛盾性是十分值得思考。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感情之一,将男主人公放置在婚恋题材作品中,更利于具体审视人物形象的复杂感。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唐传奇婚恋题材中具有曲折饱满的故事情节的作品,作为研究论文
-
《北洋画报》:中国服饰的时尚审美(1926年-1937年)
-
作者:
郑若之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洋画报》
服饰
女性主义
时尚审美
性别
-
描述:
创刊于20世纪初的《北洋画报》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扇窗口。本文通过对《北洋画报》中电影明星、名媛闺秀、服饰广告、时装画设计、服饰评论等诸多服饰时尚内容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拟展现或还原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民众的服饰审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的变化。 《北洋画报》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繁荣-衰弱的历史轨迹。它以“传播新时事、提倡新艺术、灌输新知识”为办刊的宗旨,而一报多刊、女性视角、广东情节则是它的特色所在。透过《北洋画报》中所展示的中西服饰,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中西审美的观念、价值理念、消费观念的差异。
-
张爱玲苏童小说比较研究
-
作者:
田晶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常生活叙事
人性
意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张爱玲与苏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两位重要的作家,他们的小说总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将人性真实的一面展示在读者面前,他们只是解剖者,不作任何评论,将解剖出来的留给我们去思考。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边边角角挖掘着被隐藏起来的人性,这就使得他们的小说有了极大的相似性,然而他们对人生的不同感悟造成了他们的创作必然呈现出差异性。本文拟从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学等方面探究张爱玲与苏童小说创作的异同。将苏童与张爱玲进行比较,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喜好,另一方面是因为苏童作为新时期的男性作家,能够绕开男权
-
赛珍珠《大地》中的大母神原型探析
-
作者:
陈璐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母神
原型
《大地》
赛珍珠
-
描述:
美国知名作家赛珍珠以其双重文化身份享誉世界。她的作品主要涉及她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并且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广泛欢迎。凭借自身双重文化背景所赋予的绝好视野,她深入洞察了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本文试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大母神原型在她的代表作《大地》中的体现。大母神是原型批评中的一个主要原型,它以一个全能而神圣的女性形象出现,并成为原始时期人类的全部依靠。在《大地》这部作品中,中西方文化相互交织并且在一些原型人物和意象中有所体现,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就必须先对书中的原型进行解读。此外,
-
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
-
作者:
王谦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焦虑
重构
严歌苓
身份认同
-
描述:
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严歌苓个人经历的考察并结合作品研读,来深刻透视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层层焦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构建意识。透过文本以及作家经历来挖掘背后深层次的焦虑情绪和创作心态,再进一步研读作家在异质文化下的边缘书写以及在双重视野下产生的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从而探寻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意识。以文本研读和作家经历并行探析的方式,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有关身份/认同、离散等文学理论以及华文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文研究写作。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作家的写作意识和心态入手进行分
-
论《蓝色的海豚岛》对荒岛小说传统的颠覆
-
作者:
马玲玲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荒岛文学
生态女性主义
颠覆
-
描述:
斯科特·奥台尔是美国最重要的儿童历史小说家之一。他于1960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蓝色的海豚岛》。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曾先后荣获包括国际儿童文学奖的最高荣誉“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和“国际安徒生奖”在内的多项大奖,确立了作者在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地位。本文对作为荒岛小说的《蓝色的海豚岛》进行了研究,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去阐明这部小说如何颠覆荒岛小说的传统。荒岛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荒岛上,让主人公在荒岛这个独特的背景下去展现人类社会,人性,人与自然等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些观念。
-
《金云翘传》研究
-
作者:
丁平平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王翠翘
人物形象塑造
影响
《金云翘传》
-
描述:
《金云翘传》主要讲述了名妓王翠翘的悲剧故事,从小说的整体框架来看,《金云翘传》属于当时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系列,小说采用了才子佳人小说惯用的“相遇——恨别——团圆”模式,但无论是在小说的叙事模式、小说结构方面,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小说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金云翘传》不同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以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为小说主线,而是以女主角王翠翘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开描写。王翠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的事迹在明末清初颇为流行,许多作家用不同形式演义了她的故事,使这个人物带上
-
论奥斯卡·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双重性
-
作者:
李美璇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
社会喜剧
双重性
矛盾
-
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出生于都柏林的英国著名剧作家,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一生都处在英国的19世纪维多利亚中晚期,这是一个多重矛盾已达到极限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王尔德找到了表达其双重性与矛盾性的舞台,并在文学创作中寻求融合双方的可能。他的四部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892),《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1893),《理想丈夫》(1895),《认真的重要性》(1895),很好的体现出他对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又批评又接纳的特点,这种双重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为作品增添了特殊的意义,同时他也以他特有的方式来诠释
-
南宋中期僧道故事新变研究:以文言志怪小说为例
-
作者:
吴浩菊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僧道故事
新变
南宋中期
文言志怪小说
-
描述:
僧道故事是南宋中期文言志怪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它不仅是作者自身释道观的产物,也是整个南宋中期时代特征所孕育的产物,同时,又是僧道故事系统新变后的结果。学界目前对宋代文言小说的研究,多数是以南北宋来作为分段的标准,较少从南北宋段内的具体某个时期来加以考量;而以具体作品作为研究范围的个例研究,又多是从具体作品中的果报题材、女性形象、科举题材、补史意识、市人心态、理学因素、异类姻缘等方面加以切入,专门对僧道故事加以研究的同样较少;专书专著中或有提及僧道两教对宋代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但多是从创作的角度加以观照
-
精神分析法视角下的品特戏剧《归家》
-
作者:
王小梅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归家》
精神分析法
-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正如卡夫卡、普鲁斯特以及格雷厄姆·格林一样,品特已占据着现代经典作家的地位,“品特风格的”这一来自其姓氏的形容词(Pinteresque)已经被载入《牛津英语词典》,更有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明证。《归家》是品特早期重要代表作,自1965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国内外的评论家从各个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如作品的话语分析,威胁主题,语言的荒诞性及女性主义研究等方面。但作品怪诞的对话,剧中角色荒唐怪诞的行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且作者品特拒绝解答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