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
作者: 刘淑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形象   双性解放   性别气质  
描述: 长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相对集中在对男性作家笔下扭曲的女性形象的批判和对女性写作中女性自我成长的张扬之上,而对女作家笔下的男性较少触及。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存在两个不同的性别,由于文化承传的影响,性别差异是现实存在的,而一个性别对另一性别的观点总是带有了从自我性别出发的性别偏见。当反观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时,我们发现,女性对男性的观点也带有父权制文化的标准和烙印。因此,造成性别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它不仅压迫女性,也使男性受到压抑和扭曲。基于这一观点,本文选取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一部分女作家的最具代表性的作
社会转型与女性杂志的变迁
作者: 刘胜枝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杂志   社会转型   女性形象   价值观  
描述: 本文考察了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当前女性杂志的发展变迁,将女性杂志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选取有代表性的杂志进行个案研究。第一阶段是1949年——新时期开始,这一阶段的女性杂志隶属于各级妇联,属于政治宣传性刊物,代表性杂志为《中国妇女》。这一时期的女性杂志在内容上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主要是配合国家需要,号召妇女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致力于塑造劳动妇女的光荣形象,培育以国家为本位、以劳动为实现形式的理想女性。第二阶段是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兴起的女性杂志属于婚姻家庭类刊物,代
在流浪中找寻:论铁凝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曾琦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小说创作   女性世界   女性形象  
描述: 当代著名作家铁凝,一直执着于女性的探索和开拓,塑造了许多个性特异、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从《哦,香雪》到《麦秸垛》,从《玫瑰门》到《大浴》,几乎每隔几年,铁凝对女性的思索就会深入一步,在写作题材、手法上也有耳目一新的变化。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
唐代女性诗歌研究
作者: 俞世芬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抒写与传播   女性与时空   性别与女性   女性主题与审美  
描述: 中国数千年的文学进程中,由社会历史原因形成的男女两性的性别不平衡而导致了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不平衡。本文尝试运用现代批评理论提供的视角和思路,对唐代女性诗歌进行新的观照与解读,揭示蕴含于其中的文化意义。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其一是唐代文人诗的女性主题与女性审美。着重分析了女性题材的文人诗的主题表征与精神指归,以及其中蕴涵的女性审美形态与文化内涵。唐代女性诗歌存在着两种主题模式。一种是表现唐女性主体价值的社会性主题,另一种是伦理意义上的性压迫的主题。在两种主题中,女性形象被表现为三
传媒中被消费和自我消费的女性
作者: 吴翔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被消费   自我消费   女性缺席   新女性观念  
描述: 。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进入市场的中国传媒塑造的“美女”、“弱”等女性形象,指出其存在的重要问题;随后本文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对女性形象“消费和被消费”的双重塑造,带来现实女性自尊、自强、自爱
福克纳与《喧哗与骚动》中的淑女意识
作者: 刘江荣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   外国文学评论   美国小说   淑女意识  
描述: 威廉·福克纳因其创作的约克帕塔法系列小说而响誉世界。但是人们常常倾向于直观地评论他所刻画的不同的女性形象,从而简单地认为他是一位仇视女性或有女权主义倾向的作家。实际上,如此机械地界定其本人及他对南方女性的观点是不科学的。本文将就美国南方父权社会背
《金瓶梅》女性研究─以婚姻和性慾考察
作者: 郭美玲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選用版本、研究方法。第二章,論《金瓶梅》中的社會風氣及女性處境,經由明代社會風氣及女性處境之探討,瞭解女性人物所受之影響,對女性心理與行為作一補充與印證。第三章論婚姻,本章從女性對「婚姻」的心態、「爭寵固位」的行為、「嫉妒」的心理三方面,探討《金瓶梅》中女性在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架構下,為妻為妾者的慾望及如何為生存空間而殫精竭智。第四章論性慾,從《金瓶梅》中女性的性行為歸納出女性人物的三種性態度──性壓抑、性放縱、藉色求財,深入探討父權社會下,女性人物的性生活及性心
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成长主题
作者: 李泱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小说   与时俱进   和谐相处   女性成长  
描述: “对于女作家作品的研究并不一定总以女性主义研究开始,却总以性别分析的结果告终。”此言对笔者研究池莉作品视角的确立极为真切。池莉小说以其写实性和世俗性著称于世,但当对其作品的研究深入下去,特别是以女性的现实体验为基础、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为武器来观察分析池莉的文本中女性主人公的成长成熟过程时,便犹如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当我们考察池莉文本中成长的当代“市民妇女”形象时,不能不结合当前我国女性文化研究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和独特性。 自1995年第4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至今,女性文化研究
妇女指导委员会与抗日战争
作者: 夏蓉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指导委员会   抗日战争   战时妇女工作  
描述: 抗战时期,妇女指导委员会作为妇女界统一战线的重要形式,受到各个党派和民众团体的拥护,自始至终担负起了领导全国妇女从事抗战工作的责任,成为抗战时期乃至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妇女团体之一。 自1934年新生活运动推行以来,各地虽有妇女新运组织,不过内容名称不一致,且工作缺乏联络。为统筹全国妇女新运,1936年2月,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特增设妇女指导委员会,聘请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为指导长。妇指会自成立后,从事的多为指导与设计工作,各种方案虽多,付诸实践的却少,而且新生活运动中压制女性的负面现象,激起妇女界的强烈不满,
女性“私语化”创作与变态心理
作者: 高鸿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私语化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变态心理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私语化”写作在文坛风起云涌,形成强大势头,似乎成了90年代女性文学的一种重要标志。女性作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深入到心理层面,书写女人的隐秘经验与情感,尤其是被公共话语遮蔽、抑制着的千劻百转的幽僻之地——女性潜意识领域,其中充斥着大量
< 1 2 3 ... 22 23 24 ... 118 119 1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