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566 条
-
女人穿红衣最有吸引力
-
作者:
暂无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研究者
女子
吸引力
男人
红衣
男性
着红色
女性
暗示
-
描述: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女人穿红衣容易吸引男人。女人穿着红色衣装等于强烈暗示男人,自己已准备好陷入情网、发展进一步关系,因此男人会喜欢靠近这种女性。研究者让96名美国与奥地利男性标明一个棕发女子的吸引程度,结果显示,相较于绿裙或白裙女子,受试男性觉得红裙女子更有魅力
-
论民间外交对妇女组织发展的影响
-
作者:
石鑫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民间外交
非政府组织
妇女组织
-
描述:
本文以改革开放时期妇女组织的民间外交为切入点,通过回顾妇女组织参与民间外交的过程,探讨妇女组织如何通过参与民间外交获得发展的契机、资源和空间。文章认为,随着妇女组织的发展,妇女组织民间外交的参与主体和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妇女组织在组织理念、资金来源、能力建设、议题拓展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变化。
-
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琦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洁
女性文学
-
描述:
张洁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也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开创者。她的一系列女性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批事业独立、追求真爱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关注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在事业、家庭中的境遇,向男权主义社会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凸显了崛起的女性意识。
-
父权文化笼罩下的女性群像: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
作者:
朱海迎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父权社会
新女性1
依附性
-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多数女性被描述成自私、冷漠、空虚、金钱至上,具有依附性等。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这些非道德的女性形象和她们的悲剧生活与当时所处的父权社会有着密可分的关系,她们是父权制度的受害者。虽然父权文化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女权主义已经萌芽,"现代女性"逐渐崛起。
-
独立与依附:《大校的女儿》与《中国式离婚》女主人公比较
-
作者:
黄秋莲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大校的女儿》
《中国式离婚》
依附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大校的女儿》与《中国式离婚》女主人公比较,分析了新时期两个女性不同的婚姻观。从而更加明白、深入地了解王海鸰是如何通过笔下各色女性形象来表达她对婚恋中的女性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
-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变奏:论丁玲延安时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兰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秩序
女性意识
丁玲
-
描述:
丁玲在解放区时期的创作中塑造了一批个体独立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女性形象,丁玲认为女性问题已成为影响革命队伍的重要因素,她从多个层面指出延安女性解放问题未被重视、女性人格和价值被忽视的现象。延安新体制下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其话语权威的过程,正是其遮蔽女性自我存在的过程。
-
女性的觉醒与救赎:浅析《黄金时代》陈清扬女性意识
-
作者:
范志雄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救赎
女性价值
自主性
-
描述: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不屈,坚韧,自我反抗的陈清扬,他笔下的这一女性形象鲜活地向我们展示她的女性魅力,她特立独行的抗争给了我们对女性重新审视与思考,唤醒了广大女性对自由和本真的追求,重视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
-
厘清错误,重谈女性文学概念: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上海宝贝》为例
-
作者:
杨珩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随着女性文学兴起,"女性文学"的概念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界定,本文着眼于对女性文学概念的正确定义,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上海宝贝》为例,经过对小说文本及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时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女性文学进行了明确的辨析。
-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女性主义
-
作者:
周也君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来信
女主人公
作家
茨威格
大学
女权主义
爱情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小说
-
描述:
第一次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已经是大学了,这或许也是一个遗憾吧。到了大学,我已经不再是十三四岁那种春心萌动的小女生了,我有了理性、有了自己特定的世界观,所以,对于茨威格所塑造的那个故事不再单
-
20世纪英国女作家的女性身份书写
-
作者:
叶美丽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身份
父权社会
二元对立
视角
-
描述:
英国女性文学曾因其在叙述视角、语言风格和作品主题等方面与强调二元对立的父权制社会相冲突而遭遇抑制和否定。从18世纪到20世纪,英国的女性作家们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义无反顾地与父权制进行抗争,将聚焦的目光定格在女性的生活圈,诉求她们的社会地位及身份的认同。在20世纪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寻找她们这一诉求的心灵轨迹,可以了解女性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女性主体地位的认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