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对比
作者: 刘冬玲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   共同处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差异  
描述: 早在20世纪初女性主义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就开始有了它的雏形。女性主义文学首先在西方兴起则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深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影响。两者有许多共同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有其独特的叙事模式,但它主要关注和追求创建“双性和谐”,而缺乏西方女性文学强烈主张的女权主义色彩,这引起一些学者的非议。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我们仍然有必要从各方面去加强,争取大范围唤醒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
《西游记》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文贺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游记   女性观   特征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以往的《西游记》相关研究当中,女性形象研究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才有了一些进展。但多数的专家学者都将目光锁定在了女性形象本身,对其进行归类分析,以及对女性形象概括说明,对女性形象背后内容的挖掘与总结还不够深入。本文在对《西游记》女性形象进行重新归类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女性形象,尝试对《西游记》女性形象背后的多重意蕴进行挖掘,女性形象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及思想变化,反映了一定的宗教思想观念以及作者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与人物塑造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民族心理的影
徐静蕾电影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金灿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导演   女性意识   新生代   徐静蕾   女性形象  
描述: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开放,在光影织就的镜像中女性形象渐趋多元化,以女性生存状态为表现主题的女性电影蓬勃兴起。女性导演在口碑和票房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导演们不再受性别束缚,将自
女性主义视界下的张小娴小说研究
作者: 周岩丽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小娴   女性意识   爱情   婚姻   女性文学  
描述: 论文在女性主义视界下对于张小娴的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张小娴是当代华语文学界最杰出、最具特色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都市男女的爱情生活,被誉为“爱情小说的掌门人”。其作品展现了现代都市男女关系及女性地位的演变,从中表现出现代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一章阐述张小娴的都市爱情小说创作特色:语言平凡朴实,善于在生活的琐碎中表现都市男女的爱情,常以第一人称来讲述,篇幅较为短小,适合现代快节奏都市男女的生活阅读习惯,其主题与叙事风格在当代小说的叙述方式中独树一帜。第二章在现代女性主义思潮生成与发
论安妮塔·布鲁克纳《湖滨旅店》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贺世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妮塔·布鲁克纳   女性意识   《湖滨旅店》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描述: 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1928—)在小说中以生动地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而著称,描写知识女性的生存经验成为其作品的鲜明特色。《湖滨旅店》是布鲁克纳的女性系列代表作,小说中作者细致描绘了女性人物的个人的情感、婚恋经历,探讨女性的人生困境。本文以《湖滨旅店》为研究文本,依托女性主义理论和叙事学理论,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人物的关系以及小说叙事技巧的多重解读,揭示布鲁克纳在创作《湖滨旅店》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背景及其小说《湖滨旅店》的主要内容,并介绍了国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女性人物研究
作者: 何承莲   来源: 西华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裔美国文学   身份   墨裔美国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白人妇女女权运动的双重影响下,墨西哥裔女性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展了奇卡娜女性主义运动,这也催生了奇卡娜女性主义文学。在此女性主义思潮中,奇卡娜作家们用独特的视角、体裁和主题为族群内的女性言说了有关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阶级压迫等问题,表达了她们对文化霸权主义和男权中心主义的不满,并试图在异质文化中为本族群女性建构一种身份。桑德拉·西斯内罗斯是这群作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让她名声大噪的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国内外批评界关注的焦点。该小说描写了众多墨西哥裔女性的生活现状,其中,结婚前
论苔丝·格里森小说中东方女性的“失语”
作者: 彭琼   来源: 南华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失语   权利失语   后殖民女性主义   华裔女性小说   东方女性  
描述: 苔丝·格里森,当代华裔女性文学的后起之秀,“医学悬疑天后”《外科医生》、《漂流的伊甸》、《贝赛的堕落》是其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三部作品。“失语”原指语言学意义上有言语障碍的表现。根据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斯皮瓦克指出非西方非白人女性均受到种族主义和殖民统治的影响而被剥夺了话语权力。华裔女性小说中东方女性因从属地位而处于“失语”状态。本文旨在探索医学悬疑小说中东方女性权力失语与身份失语的不同表现形式,披露华裔女性文学中东方女性面临着权力真空、身份模糊的窘境,并探寻女性“失语”背后的成因以及出路。其中主要分析了
唐代宫廷女子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敬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文学馆   女子   掖庭局   内教坊   宫廷教育  
描述: 上官婉儿,对其进行个案分析。宫廷女子受教育的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职责的必要、社会教化的要求和内在的动力。唐朝宫廷
论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
作者: 王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反思   乔叶   女性审美  
描述: 乔叶是一名执着于关注女性生存境遇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男女两性的尴尬处境,还对历史夹缝中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层次解读,透过罪与罚的残酷表象来不断追问人性扭曲异化的根由。乔叶的书写立场是根植于女性文学创作传统的土壤之上,并通过女性视角的延伸、女性话语的重构得以最终确立起来的。在主题层面,乔叶对底层女性的书写与关怀充满人道主义的色彩,在描绘其困乏处境的同时更多的赋予她们重拾尊严的勇气和信心。在女性情感表述与欲望的言说上,她摒弃了道德批判的立场,对于情感禁锢中的疲惫心灵给予更多的理
新时期小说女性“等待”主题研究
作者: 牛晓燕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等待”主题   女性  
描述: “等待”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类型,人类出现开始等待便存在于生产、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漫长的等待是单一乏味的过程,但从审美角度观照时,无聊的等待也具有了文学色彩。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等待现象和等待心态的描述。由于女性在社会中缺少话语权,她们常常是独倚高楼极目远眺的状态。虽然女权主义、女权运动的思潮影响了不少女性,但女性在解放的路上依然任重道远。国内外对女性“等待”主题研究相对较少,大多集中于古代和现代作品。本文主要对中国新时期小说中女性“等待”主题进行研究,进而挖掘女性等待的多重意蕴以及分析女性等待
< 1 2 3 ... 20 21 22 ... 148 149 1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