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青春岁月】搜索到相关结果 291 条
-
论现实主义电影剧本中母亲形象的审美特色:以《追梦人》为例
-
作者:
杨晓轩
罗晟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美学特征
文化意义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母亲作为极具深刻涵义的形象,不管是从社会学角度、伦理学角度、教育学角度,或者是在真实生活中,都以关键角色出现:她作为女儿角色的延展,还作为妻子潜在角色的存在。在《追梦人》剧本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将母亲作为剧本着力刻画描写的对象,从女性自身的体验和对生活的反应,以及她们的价值观等诸方面去塑造女性形象,使整部剧本弥漫着浓浓的女性主义情结和女性意识。
-
从“实用属性”进入“审美属性”:姜文电影的女性观探析
-
作者:
王晓旭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姜文电影
女性观
审美属性
“女性书写”
-
描述:
姜文电影展现着一座座女性群雕,影片中女性个性十足,血肉丰盈,精神抖擞,像一只只真善美化身的精灵。本文潜入姜文的电影世界,对影片中出现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分别从女性风貌,与女性的对话,英雄情结内化,女性“书写”自身四个方面解读影片中的女性。可以发现,姜文将女性“审美的属性”融入到影片语言中,表现出对女性近乎崇拜的爱慕和尊敬。与女性进行了实质性的对话,将女性从“男权文化”系统中解救出来,使女性有了“书写”自身的空间。
-
浅析阿莫多瓦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管林松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阿莫多瓦
-
描述:
传统电影是为男人拍摄的,女人只是一种景观,一种被看得、满足男人欲望的课题.而阿莫多瓦的影片直接突破主流银幕压抑女性生命体验的叙事,伸展女性自我生命意识与体验.阿莫多瓦的影片大都从女性独特视角出发,凸显她们的遭遇、心态和欲望,赋予女性形象更丰富的性格层次,对剥夺女性生命体验话语权的父权制度表示抗议,以此尝试建构女性话语权.本文试图通过对阿莫多瓦电影中所传达出的女性意识做一理论上的阐述.
-
论沈从文小说的女性观及其成因
-
作者:
陈果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观
巫楚文化
-
描述:
沈从文笔下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其理性的女性观,他认为女性在追求个人情感生活与家庭幸福以及教育权利等方面具有独立人格,在肯定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同时,认为在生理、受教育的细节问题上以及社会角色方面又存在着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由性别本身决定的。由此可见,沈从文冷静、客观地思考妇女问题,有着理性的剖析。这种理性的女性观的形成与沈从文成长环境与家乡文化的耳濡目染密切相关。
-
汉语言永无止境
-
作者:
刘娅娟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倚天屠龙记》
《简·爱》
汉语言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两部经典小说向人们间接诉说了汉语言的高深和意境深远。一部《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程度,读后则另人柔情百结、回味无穷。一部《倚天屠龙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宽厚善良、胸襟豁达、为人随和,处理感情之事却又太过优柔寡断的少年英雄张无忌和一位是容貌艳丽无双,明艳不可方物的元朝君主赵敏的爱恋故事。
-
《倾城之恋》和《乱世佳人》女主人公形象之比较
-
作者:
高茜薇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蜕变
新文化
斯佳丽
传统文化
新思想
-
描述:
张爱玲和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女性特有的思维、独特的视角,真实成功地塑造了两个同样生活于乱世,却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中西方女性角色——白流苏和斯佳丽。这两个女性角色深入人心,中外学者对她们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往往把她们作为变革时期新兴独立的、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权主义代表,其中不乏单独针对两个女性形象之一的研究论述。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白流苏和斯佳丽的差异,从中西方传统文化方面分析白流苏和斯佳丽的不同。
-
论《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双重人物性格
-
作者:
徐慧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性格
雾都孤儿
南希
-
描述:
南希是《雾都孤儿》中的一个复杂的女性形象。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并不能用好人与坏人来定义,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南希性格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以下,本文将以环境作为切入点,分析南希性格中的善与恶,希望能对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
浅谈《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周代女性
-
作者:
王瑾
仝蕊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女性
自主性
-
描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有一半的诗歌是反映女性生活的。《诗经·国风》中描述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爱情中的女性形象、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弃妇诗中的女性形象等。《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叙述的女性有对其爱情的独特看法,不同程度的反映出周代女性的自主性。
-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意识研究
-
作者:
赵卫斌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女性悲剧意识
研究价值
-
描述:
张爱玲是我国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张爱玲笔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来张爱玲的作品也数次搬上了荧屏,但是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意识却一直笼罩着小说.本文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意识和时代的关系,其次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意识和家庭的关系,最后探索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意识的价值.
-
哈代小说情爱叙事中的女性婚姻
-
作者:
王立霞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女性婚姻
情爱叙事
-
描述:
本论文在结合哈代生平创作和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情爱叙事分析的方式,来分析哈代文本中的不同女性形象和她们在婚姻中的状态。本文结合现实生活中女性婚姻的表现,她们虽然受到来自宗教道义的规范、法律枷锁的禁锢和道德罗网的束缚,但是她们仍然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哈代通过情爱叙事小说创作表达了他对婚姻的看法。
<
1
2
3
...
19
20
21
...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