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
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
-
作者:
杨菁
来源: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个性化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顾名思义,是女性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去关注这个世界并创作出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个人化写作,是一种以作家自身的生命状态为延伸的写作形式,这种创作更注重自我体验,而并非以社会主流意识为依托。女性文学在西方与东方都早已存在,在西方,自从《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女性文学便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在我国,冰心、张爱玲等都是女性文学的先锋,到了当代文坛,随着王安忆、严歌苓、林白、陈染等人极具个人化的作品的问世,把女性文学创作推向了高峰。在这一阶段女性文学与个性化写作成为文学评论界的热点话题;在这一时期的创作
-
近代女性文学进步意义
-
作者:
王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
进步意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代女性文学进步意义在于她们敢于利用文学叙事的方式描写封建制度下女性所处的悲惨境地,主张女性应有的社会地位、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并以此引导社会典论,从而博得社会的同情与认可。而不同于平安朝时期和中世纪女性文学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内容与作用。
-
近代女性文学的进步意义
-
作者:
王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
进步意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代女性文学的进步意义在于她们敢于利用文学叙事的方式描写封建制度下女性所处的悲惨境地,主张女性应有的社会地位、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并以此引导社会典论,从而博得社会的同情与认可。而不同于平安朝时期和中世纪女性文学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内容与作用。
-
黔东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嬗变
-
作者:
黄尚霞
来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黔东
女性文学
发展
-
描述:
经历了曲折沧桑的发展历程,"黔东女性文学"终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应运而生。随后,黔东女性作家作品大量涌现,呈现出一派百花争艳的发展景象。黔东女性文学的优势文体——散文和诗歌继续稳步发展,后起文体——小说和评论发展迅速,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预示着黔东女性文学即将迎来历史的嬗变。
-
海内外女性写作生态笔谈
-
作者:
陈瑞琳
荒林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中华语境
汉语女性写作
向“内”看
-
描述:
汉语文学的女性写作成就正在全球范围内突显,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内外女性写作生态的全景观照,辨析当代女性文学在怎样不同的成长环境下所拥有的共同精神特征及艺术人格追求,并阐述当代汉语女性文学作品何以在市场阅读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
壶井栄文学中的男女平等观
-
作者:
王文敏
来源:
智富时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壶井栄
男女平等
日本
女性文学
-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在不断变化着,传统思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与家庭的天然联系决定了女性作家的创作首先是以家庭为切入点,在关注女性的生存际遇与命运的同时,勇敢地向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进行了大胆的挑战。其中,壶井栄是日本现代文坛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其文学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反对封建时代的男权主义思想,抵制女性差别对待,以其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充分展示了她作为现代新女性的男女平等观念。
-
试分析乌利茨卡娅代表作品中的女性话语
-
作者:
赵静
段士秀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利茨卡娅
女性话语
代表作品
-
描述: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俄国涌现出了大量的女性作家,女性文学的崛起成为俄罗斯当代文学的一大亮点。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女性作家乌利茨卡娅的生平及其家庭带给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她代表作品中的女性话语,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凯特·肖邦小说《觉醒》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周露露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特·肖邦
《觉醒》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新一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凯特·肖邦,其作品《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经典的作品。无论是在女性主义思想,或是人们在过去小说中对于女性主义角色的误解,在这部作品中都得到了新的诠释。
-
浅谈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蕊
来源:
神州(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意识
池莉
女性意识
主体意识
否定意识
-
描述:
在当代文坛,“女性文学”以自己女性的视角关注着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属性.池莉作为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她的小说中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作品中主要体现了她的否定意识、主体意识和渴望和谐的两性意识.
-
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李韶丽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伊丽莎白
《傲慢与偏见》
女权主义思想
-
描述: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英国的文坛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时代”,涌现出了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等一批著名的女作家,她们从女性的角度审视了女性的命运,主张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那个时代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伊丽莎白,体现了其女权主义思想。虽然小说中表现的女权意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局限性,但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已经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因此,这一著作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启发意义,而且为当时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