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娜拉:从出走到归来:论郭沫若历史剧中女性形象及主体精神的嬗变
作者: 游翠萍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镜像   父之法   自我   认同   命名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从男性秩序的反抗者到男性秩序的认同者 ,从极度膨胀的个体到二人关系中的“身”,从西方式的个性本位到传统的集体本位 ,女性的主体精神也经历了一个从出走到归来的过程。这个主体自我是在认同机制中形成的。女性通过不断放弃自我的欲望向男性法则认同 ,从而在“父之法”中获得名字和位置。
郭沫若历史剧女性主义意识分析
作者: 王凤娟   宋新丽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沫若历史剧   武则天   女性主义   第二性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武则天》中的武则天、上官婉儿,《屈原》中的婵娟,《虎符》中的如姬,《蔡文姬》中的蔡文姬等等。尽管她们时代、地位、个性等各具特色,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无不闪耀着女性主义的光芒:女性创造并见证历史;女性相对摆脱第二性处境,性标识明显淡化;女性面对爱情、事业、正义、甚至生命时采取的主动姿态。郭沫若历史剧中蕴涵的女性主义精神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现实影响。
浅析郭沫若《屈原》南后形象的艺术价值
作者: 王凤仙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屈原》   艺术价值   南后  
描述: 南后是郭沫若剧作中众多女性形象中的一个另类。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触及到了生命的非理性层面;补充了屈原的形象内涵;丰富了《屈原》的悲剧意蕴。南后形象的艺术价值,并非作家的自觉,但正是在这无意识的创造中,我们窥见了郭沫若身上政治热情所掩盖不住的艺术才华。
郭沫若历史剧女性观初探
作者: 李新地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生命观   性别观   历史剧   情爱观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女性形象群寄寓了他作为史学家和史剧家独具慧眼的女性观。本文在搜集、整理、比较、分析诸形象的基础上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女性观作初步的探讨。笔者将其历史剧女性观的丰富内涵切分为性别观、情爱观、生命观三个有机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子系统,试图以此建立动态的、立体的、全面的郭沫若历史剧女性观体系。
《屈原》与《李尔王》初探
作者: 和富弥生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电颂   《李尔王》   历史剧《屈原》   徐迟   比较文学   郭沫若   莎士比亚   艺术形象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屈原》与《李尔王》初探
一个关于女性的神话:论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作者: 蔡震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妇女问题   《女神》   妇女解放   女性崇拜   女性观   郭沫若   女性形象   人生理想   审美理想  
描述: 一个关于女性的神话:论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初探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本文   “女神”   《女神》   精神内涵   文学业绩   郭沫若   《我的童年》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  
描述: 以女神标名的郭沫若精神内涵初探
反抗秩序:郭沫若与沈从文浪漫主义比较论
作者: 孟金蓉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泛神论   浪漫世界   自然观   自然世界   浪漫主义运动   自我世界   郭沫若   女性形象   运动轨迹  
描述: 反抗秩序──郭沫若与沈从文浪漫主义比较论孟金蓉也许在具体着手这项研究之前,我更多的只是直觉地感到,郭沫若和沈从文所开创的两个状貌各异、相向屹立的浪漫世界,犹如两棵生命长青的参天大树,卓然独立在现代文坛风景线的两端,而那浓郁的枝叶及其所生发的精魂均以其...
编后记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文学倾向   郭沫若《女神》   郭沫若历史剧   “三个代表”思想   郭沫若研究   理论创新   女性形象   百年中国  
描述: 编后记
《郭沫若学刊》2004年总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郭沫若学   无政府主义   文化透视   作品研究   浪漫主义   总目录   表现主义   安提戈涅   女性形象  
描述: 《郭沫若学刊》2004年总目录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