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68 条
-
从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慧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父权统治
此者
女性形象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剧作家。他的声誉主要取决于他的三个作品, 《玻璃动物园》(1945年)、《欲望号街车》(1947年)及《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年)。田纳西·威廉斯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是其剧作的主要特色。他创作的大多数戏剧都是以没落的南方女性为描写对象。这也为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挖掘其作品的主题提供了依据。本文作者试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分析田纳西·威廉斯这三部主要作品,并且发现,这些妇女敢于同传统习俗相抗衡,敢于为争取独立和自身价值而奋斗不息,并在不同程度
-
奥斯卡.王尔德的传统女性形象颠覆——试析他的四大喜剧
-
作者:
刘翠莲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剧文学
英国文学
奥斯卡·王尔德
女性形象
喜剧艺术
-
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十九世纪唯美主义在英国的代言人,“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他自称唤醒了世纪的想象力,创造了神话与传奇。他的四部剧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1892),《一个无关紧要的女人》(1893),《理想丈犬》(1895)以及《认真的重要性》(1895)获得了极大成功,把英国戏剧复兴推向了一个高潮。 这篇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了具有传统道德品质的女性。第二部分综合论述了勇于追求自己幸福的新女性。第三部分具体刻画了敢于向男性权利挑战的新女性。 王尔德在创作早期就对女性十
-
男权意识下的女性——解读王海鸰笔下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国新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校的女儿》
男权文化
《中国式离婚》
王海鸰
《牵手》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新结婚时代》
-
描述:
在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上,作家王海鸽以对中国社会婚恋问题的独特表现而为世所瞩目。他的代表作《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和《大校的女儿》等作品,透射者婚姻“城堡”里一对对男女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与抗争、追求与困惑;同时,也相当真实地表现了这些文化程度不同、出身背景不一的男女们在栖身“婚姻”这座城堡时,是怎样自觉不自觉地皈依着积淀在各自文化心理底层的男权文化秩序:他们一方面按照这种男权文化秩序“规范”着各自的婚姻角色和婚姻行为,另一方面又以各自的婚姻角色和婚姻行为延续并巩固着这种男权文化秩序。--
-
论新时期男作家家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秀丽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文化
家族小说
男性言说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时期以来,男作家创作的家族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追问与历史理性的追求。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影响的根深蒂固和性别的差异,他们在对人物形象地塑造中,不自觉地流露出男权意识。本文把这些家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进行梳理、解读,来揭示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文化原因和男性心理。 本论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分为三部分。 前言部分介绍家族小说的概况以及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梳理新时期男作家家族小说笔下的女性形象,分为圣母与良母、疯癫型女性和知识女性三类女性形象,她们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对男权的遵从。
-
普希金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叙事
-
作者:
王环环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
女性形象
普希金
中短篇小说
-
描述: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1837),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他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在诗歌、小说、戏剧、童话等各个领域树立起了典范,也是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关于普希金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身上。其实,普希金的中短篇小说也像长篇小说一样,塑造了生动的俄罗斯女性形象,表达了他关注妇女、尊重妇女、赞赏甚至是崇拜她们的女性观念。普希金是俄
-
多维文化下的我国都市情感剧女性话语权研究
-
作者:
裴佳阁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情感剧
话语权
女性形象
女性社会地位
-
描述:
都市情感剧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传媒大学刘烨原教授对其做出了这样的定位:“都市情感剧指婚姻伦理剧中有关夫妻感情变化的剧目,表现夫妻之间的婚变,探讨夫妻婚后感情变化的原因。”这个概念将婚姻伦理剧作为都市情感剧的鼻祖,中国早期的电视剧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都市情感剧,“都市”形成于市场经济、资本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大批表现当下婚姻关系的婚姻伦理剧首先进入大众视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婚恋观的变化,大批表现当下都市生活,青年男女婚姻、爱情、两性内容的电视剧热播,如《裸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
-
论张洁小说女性意识发展演变
-
作者:
陈有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洁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洁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是80年代以来,最具有女性意识、最富才情的女作家。她以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女性的直觉表达对爱的理解和感受。她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卓越代表,她书写了女性在不同时期,对爱情、家庭、婚姻的现实性要求,展示了女性解放的艰难历程,表达了明丽的审美理想与压抑的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张洁一直深刻关注着女性的命运和心理。从突破传统道德藩篱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到女性知识分子的艰难跋涉的《方舟》,从爱的无私奉献的《祖母绿》到《只有一个太阳》、《红蘑菇》的冷峻犀利,再到《无
-
人“鬼”情缘:中国当代爱情电影中的人“鬼”恋现象研究
-
作者:
石哲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探寻
情感特征
女性形象
人“鬼”恋电影
-
描述: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内兴起了一阵拍人“鬼”恋题材的爱情电影风潮,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人“鬼”之恋,其中也产生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电影。本文以中国当代爱情电影中的人“鬼”恋题材为范围,致力于探讨中国当代人“鬼”恋电影的特殊性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人“鬼”恋电影的异类形象进行解读,第二部分探讨人“鬼”爱情电影的爱情类型,第三部分从情感和艺术上探讨人“鬼”恋的特殊性,第四部分探讨出现人“鬼”恋现象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通过这四个部分细致、全面的论述来探讨中国当代人“鬼”恋电影的发
-
政治文学中的女性世界: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浅析
-
作者:
冯春兰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文学
解放区文学
女性
-
描述:
大批出现的女性形象是解放区文学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体现了作为政治文学的解放区文学独特的审美和认识价值。 解放区作家首先关注的是农村底层女性的悲剧命运,除展示女性所受阶级压迫外,还致力于从纵深层次揭示农村女性所受的封建伦理道德压迫,进而从文化习俗方面揭示女性的苦难史,体现了政治文学在女性问题上的深刻性。 女性解放是解放区作家关注的又一问题,它体现在两种模式上:出走模式和改造模式。出走模式是对五四时女性解放问题的继承,而改造模式又分为改造自己和改造家庭。 政治文学强大的政治功利性使解
-
约翰·邓恩诗歌中父权制矛盾现象研究
-
作者:
刘姣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约翰·邓恩
矛盾
-
描述:
约翰·邓恩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被称为玄学派的创始人。在父权制社会下,邓恩在诗中表现出根深蒂固的父权制思想,充满了对女性形象的负面描写,表现出父权制度下男性对女性的控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邓恩在诗中也表现出与父权制度相悖的一面,表达了邓恩对两性之间和谐关系的美好追求,这种矛盾的父权制现象表现了诗人对父权制的矛盾思想,他的思想受时代所局限,又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时代,全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提出了父权制是导致邓恩对女性进行负面描写的根源,主要表现在把女性妖魔化和物化。在父权制下,男性对女性的形象进行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