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中海伦和娜塔莎的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田瑞雪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海伦   娜塔莎   女性形象  
描述: 《战争与和平》中的海伦与娜塔莎,是在性格上存在对立的两位人物形象。海伦是一个被肉欲迷失的堕落女子,娜塔莎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形象,但是两人却存在着共同点。基于此,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及相同与异同两个方面分析海伦与娜塔莎两位女性,以此来揭示男权社会里女性的生存境况及性格与境遇形成的原因。
《简·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陈禹希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和谐   两性平等   生态女权主义  
描述: 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放女性,拯救自然,进而追求并实现男性和女性的真正平等,在鞭策女性主义积极地关注环境问题的同时,还不断思考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途径,这就赋予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更加浓厚的时代色彩。
英国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秦彩霞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女性意识   觉醒  
描述: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进步,女性作家开始大批出现在女性小说领域,其中具代表性的女作家有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艾略特。她们文采卓然,刻画的女性形象一反多数男性笔下的温柔怯懦、多愁善感,而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体现强烈的女性意识。文章从她们作品的各个角度出发,深入探究英国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论造成安娜·卡列尼娜一生悲剧的根源
作者: 陈振威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安娜   悲剧   宗教   性格   理想化的爱情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于1873年至1877年创作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小说的主人公安娜是作者塑造的经典女性形象。她美丽聪明,而且敢爱敢恨,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毅然决然地置家庭、名誉和地位于不顾,但最终却是以卧轨自杀的悲剧结局。基于此,具体分析造成安娜一生悲剧的根源,以期诠释这部伟大作品的现实意义。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色彩
作者: 田雅鑫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简·爱   女性主义  
描述: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现实批判主义作品,也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女权主义一直是这部作品的研究热点,作品中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有着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她用自己的勇敢与执着,最终捍卫了自己的地位与尊严。
女权的独立宣言与挑战:《简·爱》与《野藻海》比较研究
作者: 李金奎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后殖民主义时期   维多利亚时代   女权主义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20世纪英国女作家琼·里斯分别在自己的小说《简·爱》和《野藻海》中演绎了一个为争取女性的自由平等,向男权社会发出对抗呼声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但小说对女权主义思想的重大启示作用和意义却是相同的。
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民主主义思想
作者: 邓雀屏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平等   《红楼梦》   林黛玉  
描述: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的光彩不仅在于她是宝黛爱情中的女主角,更是因为她身上有着当时社会的女性所不具备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让林黛玉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在不平等的社会里,在不堪的境遇中,她满腔悲愤、不屈不挠,她是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是一个具有民主平等思想的生命强者。
伍尔夫与“五四”作家的女性意识契合及关联
作者: 孙丹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意识   “五四”女作家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其作品中多以女性形象为主,通过叙事等手段反映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将伍尔夫的代表作与中国五四时期女作家代表及作品进行对比,找到了二者在女性意识上的相似体现。这种关联一方面来源于中西方女性相似的生存境遇,更重要的是伍尔夫作为著名作家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先驱对中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比较谈
作者: 孙德廉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北地区   妇女解放运动   地主阶级   新时代   李香香   努力奋斗   革命斗争   漳河   中国共产党   女性形象  
描述: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写于1945年。作品以王贵与李香香这一对青年农民的爱情遭遇为线索,通过对他们斗争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农村阶级对立和地主阶级的凶恶本质,生动地展现了1930年前后陕北地区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的历史画卷。揭示出人民群众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努力奋斗才能求得翻身解放的真理,并通过二人的结合指出了贫苦农民的爱情和幸福与革命斗争的统一性: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革命救了你和我,革命救了咱
小说《逃离》中女性人物的中国式“纠结”心理分析
作者: 高延宏   王馨   陆嘉   付静媛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式“纠结”   心理分析   逃离   女性人物  
描述: 对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文学作品《逃离》进行人物性格分析,特别从“纠结”心理的角度探讨女性人物性格特征,并分析中国式“纠结”的成因,最终提出在生活中如何从“逃离之路”回归现实。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