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大连外国语学院】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作品中女性人物的自我拯救
-
作者:
马红敬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英国文学
小说创作
女性人物
-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当代英国文坛上一位洞察力极强也极为勤勉的女作家,因其作品对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惑以及获得生机的艰苦心路历程的不断关注而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德拉布尔的所有作品中都包含了对母爱的赞扬,并在一定程度上视其为当代女性解脱困境的出路,她后期的作品总是把主人公的命运与社会状况紧密结合,对混乱的社会现实进行传神勾勒与猛烈抨击,德拉布尔因此也享有母爱小说家和英国社会编年史家的美誉。 本论文将对德拉布尔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五部代表作品,《针眼》(1972),《黄金国度》(1975
-
赛珍珠笔下的阿兰和吴夫人——论中国传统社会女权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
作者:
宋平平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
赛珍珠
-
描述:
赛珍珠(1892.1973)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一位颇有争议的小说家。她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却对中国情有独钟;她的作品大多以中国题材为主,主题严肃,带有浓厚的说教色彩,却极为畅销,其中十五部被选入每月读书俱乐部的书单;她集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和豪威尔奖于一身,却长期被西方学术界所忽视;她还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慈善家和女权运动的倡导者,虽然她自己一直否认……她一生可谓多产,七十多部作品涉及到小说、戏剧、传记、散文、评论、诗歌等多个领域,其中四十部以中国为背景。她以她“洋生土长”的优势,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
-
女性自我完善的苦难历程在托妮·莫里森早期三部作品中的完美体现
-
作者:
吴秀英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美国小说
黑人文化
-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黑人妇女在社会中一直遭到歧视。然而,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黑人运动的不断深入,妇女运动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女性主义的欢呼声中,越来越多的妇女作家应运而生。于是,妇女文学与黑人文学开始结合。七十年代后,一批黑人女作家在美国文坛拥有了她们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黑人民族传统及其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她非凡的努力和惊人的才智一举打破黑人妇女在文学界的沉默,成为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黑色明珠。托妮·莫罩森对女性主义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的作品非常值得细心的揣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