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嫖宿幼女性别议题报道文献综述(2010—2014年)
-
作者:
谷扬
来源:
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性别议题
话语权
嫖宿幼女
阶层矛盾
-
描述:
近年来,媒介对嫖宿幼女问题的频繁报道,尤其伴随着小学校长开房事件被媒体曝出,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本文对CNKI上2010年至2014年发表的有关嫖宿幼女性别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从新闻传播角度对该议题进行分析的学术文章普遍比例较低且文章大部分缺乏性别视角和意识。中国知网研究成果呈现出四个突出特点:媒介构建女性的弱者形象,剥夺女性的话语权;阶层矛盾遮掩性别矛盾;受害者隐私过渡曝光,受到二次伤害;女性形象贬损背后存在商业逻辑。最后,本文针对如何
-
论《情人》中的女性重构与压抑
-
作者:
何莎莎
来源:
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伸张
杜拉斯
真实境况
情人
-
描述:
二十世纪以来,女作家作为特殊的写作群体,其书写方式较传统有了革新性的变化,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其要求用女性话语颠覆男性权威话语,重构女性形象。本文试以其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情人》为例,从两方面分析女性作家在伸张女性上所作的努力,同时忧虑地指出当传统的道德观念仍在起作用,女性的伸张依旧无力,她们实际上仍遭受着巨大的压抑。
-
书写“她”的历史——论《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刘珊
来源:
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女性书写
-
描述:
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小说展现了加拿大特定时期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和社会风貌.本文结合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的“女性书写”理论,分析小说中两种不同的女性书写形式,阐释女性书写解构男性意识对女性身心的控制,消解女性在这种思维模式中的“他者”地位,实现两性和谐的叙事意义.
-
藩篱外的呼喊:庐隐自我形象解读
-
作者:
马丽娜
来源:
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叙传
生命旅程
就这样
海滨故人
现代中国文学史
形象解读
庐隐
抒情小说
知识女性
玉梨魂
-
描述:
庐隐的一生,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都遭际坎坷,可谓命途多舛,然而,这短暂而曲折的生命旅程,却因为她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风格特异的作品而显得弥足珍贵,她的光艳的才华和悲苦的命运,在当时文坛上备受瞩目,她所创作的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苦闷彷徨的作品,翻开了中国女性新文学新的一页,时至今日,仍不减其色。庐隐作为"五四"时期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自我色彩,其中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亦成为文坛备受关注的对象。作为
-
川端康成文学中柔弱的女性
-
作者:
史蓉
来源:
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在主义
雪国
男主人公
伊豆的舞女
创作初期
《雪国》
日本传统文化
基督教思想
川端康成
在川
-
描述:
在川端康成文学研究界,已经有许多成果突破了单纯的作家研究,超越了民族的、国家的的文化界限,从各个角度进行着多元的、跨学科的考察和探讨。但是,总体来看,川端的文学研究仍然较多的集中在川端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方面,如川端文学对西方现在主义的借鉴、与基督教思想的关系,等等。对于川端文学中女性的特点,除了继承日本传统文化这一课题之外,相对来讲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纵观川端康成的作品,不论是在创作初期还是在战后,都有大量的女性形象。身处
-
爱与欲的挣扎:苏青的《蛾》解析
-
作者:
彭静
来源:
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苦闷
力比多
飞蛾
焦虑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女作家苏青,拥有很高的文坛地位,她擅于描写女性的情欲心理。本文将对苏青的短篇小说《蛾》进行解析,看作者是怎样把一个在爱与欲中苦苦挣扎的性苦闷、性饥渴的女性形象写得生动可感的。
-
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家庭伦理剧
-
作者:
杨瑛
来源:
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伦理
传统文化
-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是政治、情感、伦理的三位一体。家庭伦理剧通过重塑女性形象、描绘兄友弟恭美好画卷、呼吁代际之间和谐共处,向观众极力展现夫妻之伦、兄弟之伦、代际之伦等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髓要义。
-
简·爱和斯嘉丽比较
-
作者:
韩娇
来源:
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迪
经历
简·爱
斯嘉丽
-
描述:
简·爱和斯嘉丽分别是《简·爱》和《飘》的主人公,二者都是世界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典型,但两人之间又有着天壤之别,童年、爱情、婚姻、事业、社会环境,种种差异使她们走上了两条近似平行的人生轨迹。通过分析她们的经历,作为当代女性的我们应取长补短,树立属于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
从《日用家当》看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
-
作者:
张倩
来源:
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用家当》
美国黑人文化
艾丽丝·沃克
身份认同
-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作为艾丽丝·沃克的经典短篇小说,已有相当丰富的分析和解读,但大多数评论都从文中的隐喻、象征、女性人物形象、文化冲突、妇女主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黑人女性文化身份及社会身份的寻求方面写的却不多。因此本文试图以《日用家当》为基础,从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及社会身份认同角度出发,对文中的三位黑人女性进行重新解读,从而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研究结果,即面对白人及其文化,黑人女性自己如何更好地认同自己文化和社会身份!
-
社会支持模式下对农村留守女性的社会工作介入
-
作者:
杨勇强
张玉玺
王缙缙
来源:
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留守妇女
社会工作
介入
现状
产生原因
-
描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男性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老人、妇女、孩子被留下,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农村留守妇女的出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中的一个产物,同时也是封建残余的牺牲品,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缩影。本文简要分析了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具体现状及产生原因,运用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