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自我”的深入追寻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世纪女性诗歌写作的历程中,三四十年代出现了重大的分流,一些女性将“小我”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另一部分则更重视诗歌的艺术追求,将知性、哲理、心灵的深度追寻渗透于诗歌中,其诗歌中的“自我”表达表现出与前者相异的选择,开辟出中国女性诗歌写作的更为深沉的道路。 “五四”运动中萌发的现代女性意识,在“五四”落潮后,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这一阶段,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女性解放命题的发展更为曲折,女性问题愈加变得不再单纯,妇女运动开始与各种社会运动相结合;而与此同时,文学的格局在此时期
穿越欲望化的智性写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以书写快乐为特征的“70后”美女小说作家群外,同样出生于七十年代的映川却以其深刻的智性写作抵达女性精神深处,以其冷静的理性表达迥异于欲望化写作。映川小说中对信念与理想的坚守、女性自审意识的挖掘和拯救男性的努力,是对男女两性对抗和女性中心意识的反拨,为新世纪女性写作注入了新的血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女性文学彰显的时代。众语喧哗的宽松话语环境将不同风格的女性文本推向了极致。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一批70年代出生的“美女作家群”,但与她们的“率性”相伴的却是不可避免的尴尬。在消费主义盛行的90年代,女性文学
五四女性叙事文学的叙事节奏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五四女作家们用节奏变换的策略去取舍剪裁故事,不仅是技巧的展示,还隐含着意义。五四女作家在讲述“价值微小的事件”、自己比较隔膜的社会历史事件或出现“话语空白”时,倾向于快节奏的叙事;而描摹日常生活场景和女性人生情状及抒写自己对自我、对时代、对社会的女性切身感悟时,倾向于用慢节奏的叙事。叙事节奏的变化,与女作家的经验及视野相关,因此表现出与男性作家的某些不同。 叙事文学中的时间是一种经过扭曲、变形的时间,叙述者对时间进行压缩或膨胀,从而使生活中摸不着看不见,以年、月、日、时、分、秒等计算长度的物理时间空间化,
朋友乎?敌人乎?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我国,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直存在一种误读,认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是对男性“不恭”,就是以男性为敌。长此以往,必将造成新一轮的性别对抗。事实上,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并未以男性为敌,虽然向男性要权,但要的是属于女性的那份权利,要的是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并未构想以女性的权利压倒男性的权利,也未成想以女性打倒男性。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其终极价值目标是男女双方和平共处。 最近,在一所大学的研究生论坛上,一位男同学宣讲完一篇有关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发展流变的文章之后,遭致一位男评委的当众嘲笑:“女性主义”就是那些女的
试论吴藻词的悲情体验和忧患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吴藻,清代词苑的奇花异葩,嘉道年间的出色女词人。其因婚姻不遇、性别才情和存在出路而触发的悲情体验和忧患意识,郁结成了女性文学史上一颗痛苦而早醒的词魂。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而词是最能表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①的文学形式。有清一代,巾帼群体涌向词坛;嘉道年间,更是盛况空前。女性词人蒙受近代社会到来之前个性解放与时代压抑双重精神空气的震荡,纷纷借助词来展示自身情感、性别角色、个体生命的焦灼忧虑和内省自觉,而吴藻是群芳中的佼佼者。本文试图剖析吴藻词的悲情体验和忧患意识,透视清代女词人早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