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论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张春英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诉求
张炜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张炜是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灵魂,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商品大潮冲击下和“全球化”过程中,张炜的创作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功效。 在他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是一组不可忽视的动人画卷,她们的悲欢歌哭是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写照。张炜本着写一时代女性就是写这个时代的精神的目的,创作出众多温柔娴淑的美丽形象。在张炜看来,女性的温柔娴淑的特点越突出,她们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就越明显,而他自己也善于透过这种柔情脉脉的面纱来看待这个曾经血雨腥风的世界,期待可以使冷酷的历史因为女性的存在而具有一些温
-
社区文化数位典藏之研究
-
作者:
彭朋薰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数位典藏
客家语海陆腔
多元文化
社区文化典藏
访谈纪录影像
-
描述:
當多元文化主義在全球化的時代中,成為普世的價值,社區的營造、社區的文化、社區的共同記憶應該是「數位典藏計畫」的源頭活水,目前國家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主要是以動物、植物、地質、人類學、檔案、器物、書畫、地圖與遙測影像、金石拓片、善本古籍、考古、新聞為典藏內容,然而在現今提振本土文化社區營造和多元文化發展的同時,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文化內涵與鄉土佚事風情是否更值得紀錄傳承?因此數位典藏應該不只是規格、標準、大小、解析度這些數位化的數字與數值,它也應該包含社區民眾的故事、民眾共同記憶的部分,一種超脫物化
-
宋代梳妆仕女图之研究
-
作者:
祝暄惠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型庭园
妇女画
仕女
妇德
闺怨
梳妆
-
描述:
宋代梳妝仕女圖屬於婦女畫的一環,它的發展脈絡可自婦女畫中看出。依婦女畫中的女性活動內容可分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人物故事」與「生活」四大畫類。漢代時女子對鏡的墓室畫像石,是梳妝圖的雛形
-
“性别”与“身体”:日本二战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卢伟
来源:
长江文艺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日本二战电影中,女性通常以女儿(如《我对青春无悔》中的幸枝)、妻子(如《风中的母鸡》中的时子)和母亲(如《大曾根家的早晨》中的母亲)的形象出现,她们是"革命者""探求者""守护者",温柔、美丽的女性以坚忍的力量、以母性之光慰藉日本之痛。但是女性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和救赎者,不仅没有反抗战争的话语权利,反而成为一种被"看"的对象,成为被男性世界排斥在外的"他者"。
-
浅析沈从文《萧萧》中的人物形象
-
作者:
潘益龙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萧萧
人性
-
描述:
《萧萧》是沈从文作品中的短篇小说,作品完成于1929年,作品描写的是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总是被赋予温柔,恬淡,自守的品格。而本文中的萧萧,却似乎与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些出入,她天真烂漫,缺少其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那样的自主意识,更像是一个存在于自然中的生命个体而非人情社会中的人物形象。
-
浅谈女性犯罪的预防与对策
-
作者:
南子雯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犯罪原因
预防对策
女性犯罪
-
描述:
大众所公认的女性形象都是温柔、贤惠、善良的,但事实上,女性犯罪自有犯罪现象以来就一直存在.目前,女性犯罪率的升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威胁,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女性犯罪因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问题和研究领域.我们要加强对于女性犯罪的研究,了解当代女性犯罪增加的现状及其原因,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减弱其迅猛的发展态势,使其自身得以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简·爱》:女性意识的自我实现
-
作者:
王敏
来源:
当代小说(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爱
女性意识
勃朗特
简·
夏洛蒂·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下剖析《简·爱》文本,夏洛蒂·洛朗特笔下的简·爱女性形象颠覆了以往柔弱的女子形象,主要从三个方面:在强烈的反抗意识中自我实现,在与罗切斯特的平等恋爱中自我实现和圣·约翰的出现和疯女人的消逝让简·爱重新找自我三个方面阐述女性主义。
-
她们的背影中有“温州”二字
-
作者:
周春英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关注三月里的这个节日,应该关注她,因为她忠诚地帮我们关注世界的一半——女人。 她叫女性文学,最好别说我们已经读懂了她。 女性文学自然首先是女性写出来的文学,除此之外,她们往往都有一种女性意识,甚至有一种女性主义的意识,这样才能让她们笔下的文字显得头角峥嵘,与众不同。与此同时,女性文学常常又是温婉的,细腻的,贴心贴肺的,它们通常都能触及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位。
-
困境与突围:日本女性的婚姻、家庭与事业
-
作者:
胡澎
来源:
群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
困境
20世纪80年代
婚姻
日本女性
中国读者
突围
家庭主妇
-
描述:
提起日本女性,大多数中国读者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温柔淑婉的家庭主妇形象。特别是看过20世纪80年代日本影视剧的中国观众,多会对清晨手拿公文包在家门口躬送丈夫上班的日本主妇留有深刻印象。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社会日新月异,日本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女性形象早已变得复杂和多元。那么,“战后”以来的日本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她们是如何对待婚姻、家庭和
-
谈格林兄弟对西方女性文化的影响
-
作者:
雷牡丹
张铃鹿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从西方女性研究的角度分析民俗学时,西方女性研究者认为类似于格林兄弟的民俗文本故事的创作者,是导致当代西方女性地位弱化、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女性研究者认为,格林兄弟以男性的视角编辑创作文本,文本中形成了女性从属、被动的社会角色定位。如《灰姑娘》等故事中充斥了女性"弱者"的形象,表现出女性被动、从属的形象,女性必须要温柔、美丽、善良才能赢得幸福。这种男性创作者灌输的思想直接导致女性地位的特殊化,影响了未来数代西方女性的成长发展。笔者疑问,是文本的创作者影响了西方视野中的女性文化,还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影响了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