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
论张洁小说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
作者:
谢美蓉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洁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洁是20世纪末叶中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自开始创作以来,她的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尤其是她以自觉的女性意识表现女性情感和命运的泣血之作,引起读者的深切关注,并且常常引起文坛论争。同时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途径,驱动其风格形态转型,或细腻深挚、优雅醇美,或荒诞审丑、指斥人性恶俗。 本文将张洁的女性小说分为浪漫与理想、痛苦与现实、超越与平和等三个阶段。笔者力图通过对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的梳理,以及对其女性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的剖析,把握其作品流变的轨迹,并对她创作转向的指导思想、文学背
-
《阿尔迈耶的痴梦》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
作者:
张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尔迈耶的痴梦》
康拉德
女性人物
-
描述:
康拉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为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长期以来,康拉德被评论家们视作“以男性为中心”的作家;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引来诸多争议。许多评论家甚至毫不犹豫地认定康拉德是一个厌女者
-
半江瑟瑟半江红:新时期女性导演电影叙事论
-
作者:
魏丹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新时期
女性意识
电影叙事
-
描述:
本文以新时期女性导演的电影叙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影叙事学与文学阐释学相结合、整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来对这一电影叙事作出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 围绕新时期女导演的电影叙事,本文将从四个方面
-
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叙事文本中的女性声音——评析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作品中的女性群像
-
作者:
罗晓梅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文本
女性群像
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
女性主义
-
描述:
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奥地利女作家。她因作品中大胆的性描写和激烈的政治批判性而受到严厉的批评,但同时又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这恰好有力地说明了耶利内克本人及其作品的深度性。她一直很关注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大部分作品都以女性为主题,揭露女性受到的种种压迫,展示女性,各式各样的悲剧。 本论文选取耶利内克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探讨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以及女性的思想与生存状态,分析三部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释女作家关于女性问题思考的变化。《逐爱的女人》是从资本主义
-
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
-
作者:
徐群英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私人经验
私人化写作
悖论
嬗变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无疑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创作理念,对男性中心文化进行彻底解构与颠覆的女性主义写作。作为女性私人化写作代表的林白、陈染、海男等,疏离现实图景,沉溺于自我的内心世界,表达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拒绝与疏离,从而实现了女性主义意义上一次鲜明的性别写作。但是,女性私人化写作也存在着种种不足和局限性,因此在20世纪末女性私人化写作发生了嬗变,从而消解了女性私人化写作中意欲张扬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切入,对90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进行全面的研究
-
弗吉尼亚·伍尔夫反战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
作者:
郭婷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战争及其影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现有的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评论总是关注她的“意识流”技巧或她的诸如双性同体、女性话语、女性文学传统等女性主义思想。本文则试图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伍尔夫反战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探索。伍尔夫认为,战争与男权主义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而女性品质可以使人类避免自我毁灭的命运。通过对战争以及它所带来的灾难的愤怒控诉,伍尔夫充分展示了妇女是如何被迫参与其中的。她对全人类特别是广大妇女的命运极为重视和关注。在战争时期的男权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痛苦远远超过了男性。本文将以战争这一深刻影响全人类特别是广
-
论曼斯菲尔德小说女性人物形象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作为短篇小说家,她细腻的情感表达,对女性心理敏锐的洞察力更是引人关注。在她去世后,先后出版了一些关于她的传记和评论,大多以她的文学艺术发展为线索来考察她的生平和创作。国内外研究者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研究一度集中在她的文学成就上,主要把她当作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学家来看。随着西方新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陆续有评论家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曼斯菲尔德的作品。 本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概述了国内外评论界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及其作品
-
流转的时光与无常的命运:白先勇小说女性形象论
-
作者:
黄晓玲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成长经历
女性观
中性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白先勇以一系列“女性小说”蜚声海内外,他的小说塑造了一批经典的女性形象。这些身份、境遇各不相同的女性都在窘迫的生存境地里绝望地挣扎,被时间与命运的无常感所困扰,浸染着一种沧桑与幻灭的悲哀感,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通过探寻他的成长经历,可以发现他那异于常人的成长历程和情感体验与这种充满悲悯、感伤情怀的创作基调不无关系。 出于矛盾女性观的影响,他的小说文本一方面表现出一种克服自己性别局限的对女性的关注和同情,另一方面作为男性,他的笔端又不自觉地流露出传统的男权意识。当这种两面性在同一个作家身上呈现,
-
清朝江西女性作家作品考论
-
作者:
石吉梅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品论
清朝
作家考
江西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分上、下两篇,分别从文献整理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旨在对清朝江西女性文学做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和论述。
论文上篇着重于考证清朝江西女性作家,以生卒年为标准,分为前期、中叶、晚期,附“生卒年不详”一卷,主要介绍作家的字号、家庭、生平、作品及主要特点、刊刻保存情况等,每家作者后面有主要的资料来源书目,以便参考查询。下篇结合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以男性文学、同时期的女性文学为参照物,重点从社会背景、写作动机、作家交游及作品传播四个方面考察清朝江西女性文学,对清朝江西女性文学做了带有性别色彩和地域色彩的分析,并
-
论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和困境
-
作者:
彭慧洁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
自然
男性
女性
-
描述: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由当代妇女运动与环境运动结合并逐渐发展壮大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拉开了当代环境运动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