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64 条
-
人际关系的操控者:《蝴蝶梦》中吕蓓卡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毕世颖
来源:
山东青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形象分析
男权社会
操控者
-
描述:
卡与他人的交往中,她一直处于操控者的地位。本文试从吕蓓卡与他人的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质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指出“吕蓓卡”一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对男权社会的批判。
-
《聊斋》中女鬼形象分析
-
作者:
孟伟军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心
异化方法
鬼形
寄托理想
-
描述:
深刻的印象。其中也不乏众多的鬼女形象,作者移情于鬼身,使之以特殊形态反应了人的性情,人的灵魂,同时也勾勒出了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
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美学思想窥看《紫色》
-
作者:
张璐璐
来源:
科研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美学
紫色
性相
-
描述: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从巴特勒性别美学思想的视域出发,试图通过对三位女性形象的描写来解读沃克对于性别角色的固定化思维方式以及性别霸权的颠覆与挑战,表达出对于构建平等和谐多元化社会的美好愿望。
-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
作者:
马玉萍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婚姻悲剧
女性主义视角
呼啸山庄
-
描述:
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女性意识如实地刻画了女性形象,反映出女性的婚姻悲剧和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与英国
-
女性与灵魂救赎
-
作者:
周倩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川端康成和加西亚·马尔克斯老年时都不约而同选取了老与性的观点来阐释自己对女性的崇拜、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耄耋之年对生命的感悟。无论是《睡美人》还是《苦妓追忆录》,故事中的少女皆以其纯洁和生命力拯救了正被衰老吞噬的老人。因此,女性形象是理解贯穿两位作家书中晚年创作思想的关键。文章将从《睡美人》与《苦妓追忆录》中的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对书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探索女性角色在书中的作用及两位作者的人生态度。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嘉莉妹妹》
-
作者:
张树光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莱赛
《嘉莉妹妹》
女性主义
-
描述:
《嘉莉妹妹》是德莱赛的第一部小说,描述了一位女性形象——嘉莉妹妹。嘉莉妹妹通过独特的方式重塑自我,她不仅局限于物欲追求,还大胆追求自我实现。更重要的是嘉莉从最初单纯的物质追求转向了精神世界的追求
-
真假女性主义——论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俞冬梅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女性书写
严歌苓
女性主义
-
描述:
严歌苓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隐忍慈悲、具有强大道德感化力量和牺牲精神的女性形象。有论者认为她是女性主义者,甚至严歌苓本人也承认是隐藏很深的女性主义。以《扶桑》、《少女小渔》、《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等作品为例,分析严歌苓在女性沉浮命运的书写过程中女性主体意识和话语权的缺失,认为其绝非真正的女性主义,并从作家的文化背景、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文学评论导向等方面追溯缘由,以期对严歌苓的女性书写有进一步发现。
-
外来者的身份——《群山回唱》中的帕丽
-
作者:
曾芸
来源:
雪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勒德·胡塞尼
群山回唱
外来者
-
描述:
继母之间的互相背叛与彼此牺牲,深刻反映出因战争和贫困而被迫离开祖国的当代阿富汗移民在西方社会所面临的困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帕丽这一女性形象,从她的身世、身份、遭遇来看她的多重“外来者”的身份。
-
《金瓶梅》中的妻妾之争
-
作者:
张馨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妻妾
原因
斗争
-
描述: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第一部描写女性群像的小说,小说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门庆的妻妾这一女性群体,她们是西门庆家庭生活的主角,由于她们在地位、财富、子嗣、性服务上的不同
-
奥斯丁笔下的父亲形象——以班纳特先生为例
-
作者:
高静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班纳特先生
父亲形象
女性意识
-
描述:
简·奥斯丁,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尽管女性意识在她所生活的时代并不十分鲜明,然而她却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塑造传递出了较强的女意识。在这强烈女性意识的背后,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父亲都无一例外地被弱化或消失。本文将通过对奥斯丁笔下班纳特先生形象的分析,来更进一步挖掘作品中女性意识存在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