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64 条
-
话语分析框架下的春晚小品《喜乐街》与女性形象建构
-
作者:
刘君竹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女性形象
文艺创作
-
描述:
话语分析是文本分析的一种较新的分析方法,主要运用于一些与语言相关的研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建构,可以以对语言的话语分析为着眼点。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喜乐街》引发了诸多讨论,其中对于
-
《小妇人》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李润博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19世纪女权主义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作家开始关注新女性形象的建构。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成名作《小妇人》反映了这一时代潮流。本文通过对二女儿乔的成长经历的分析,阐释《小妇人》所代表
-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魏蓓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农村女性在买卖婚姻中受虐、被辱而走向“挥刀”杀人的无望反抗,是台湾作家李昂小说《杀夫》与旅美作家严歌苓小说《谁家有女初长成》的共同主题。两位生活在不同地域文化氛围中的女作家通过各自不同的书写方式
-
浅谈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徐基源的《暗射地图》为中心
-
作者:
宋贞子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战后小说
道德
暗射地图
女性形象
伦理意识
-
描述:
争影响的反思。小说中唯一一位女性——允珠,从依靠男人到沦为男人的性伴侣,再到自省的过程中,展现了战后韩国女性形象的变化过程。而通过允珠的这一变化,表明她勇敢的对社会的悖理及令人无奈的现实进行挑战,并对传统及变了形的价值予以否定。
-
浅析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宿宇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三部曲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就人物在叙述中的真实地位而言,"江南三部曲"这三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并非男性,而是陆秀米、姚佩佩、庞家玉这三位女主人公。她们聪慧美好,向往着爱情,有生活的理想,但在现实中,或是遭受侮辱与损害。她们摆脱
-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新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贺红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瑞特
《太阳照常升起》
新女性
海明威
“硬汉”
-
描述:
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他的作品也颇具"硬汉"风骨,虽然有评论者认为,海明威专注于塑造男性形象,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单一,甚至呈现出一定的"厌女情结",但细读之下
-
论卡夫卡母亲与其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渊源
-
作者:
张玲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夫卡
母亲
女性
-
描述:
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反西方历来的文学传统,大都具有懦弱、顺从、女性特质被男性社会异化等特征,这一文学典型与卡夫卡本人的经历有莫大关联。从存在论心理学角度来看,卡夫卡生命中第一位女性(即母亲
-
“五四”以来文学作品中新女性形象的变化
-
作者:
李婷
来源: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变化
新女性形象
“五四”时期
-
描述:
"五四"时期的"出走"形象、战争时期的女革命英雄形象、建国后的"铁姑娘"形象及改革开放后的事业型女性。对这些发展变化的新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窥探出近代以来中国妇女的解放之路,也希望能借古观今,为当代女性的人格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
《雪国》中男权中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黎宏博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审美期待
男权中心
女性
-
描述: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一系列作品中对日本女性之美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作家在《雪国》中塑造的女性驹子,更成为了世界文坛中的经典形象。本文试图从男权中心视角这一角度,分析这一女性形象
-
《婚事》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俐利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女性感
家庭关系
厄普代克
自我意识
非洲大陆
我自己
个人意识
时代女性
婚姻生活
-
描述:
嫁到美国的尼籍女性在发现丈夫隐瞒婚史之后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这个故事揭露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未出嫁前,她们要承担的家庭责任比男性更多,成家在之后充当傀儡妻子,唯命是从,不能自主依据意愿行事。故事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