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视觉盛宴下的精神残羹:“中国大片”的文化反思
作者: 夏楠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大片”   视觉盛宴  
描述: 在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中充溢着鲜明的激情情结,这种情结使其影片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从其早期生活经历可见,激情一直是张艺谋导演性格的一部分,在艺术创作上更是不断地反叛传统和挑战自我。在其作品中,激情表现在演员的选用到电影主题的选择、电影语言的创造和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这种激情在成就张艺谋导演地同时,也显示出某些弊端。
北国的"婉约":浅论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作者: 曾鹏   项健   来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结构   艺术风格   女性形象   "荷花淀"派  
描述: 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与深邃见解,并在生活中吸收乡土文明的精髓;积极进取却又能心静如水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下经历的一种波折的人生,构成了孙犁人格的全部.而他的作品中谐和浪漫与现实的创作风格、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以及实现了乡土小说由冷峻伤愁到乐观豁达的转变,是孙犁小说独树一帜的奥秘所在.孙犁小说的这些特色给北国带来了一股"婉约"之风.
《威尼斯商人》中的语言艺术
作者: 施建中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东尼奥   夏洛克   近代欧洲文学   人文主义者   矛盾冲突   莎士比亚   讽刺喜剧   重大问题   女性形象   威尼斯商人  
描述: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在1596年左右写成的《威尼斯商人》是他早期戏剧创作的代表作,也是唯一的一部讽刺喜剧,更是一部世界著名讽刺喜剧。它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表现了人文主义和封建主义尖锐的矛盾冲突,而且塑造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一个是近代欧洲文学史上突出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一个是莎士比亚笔下别具风采的女性形象鲍西亚。
网络储存时代来了
作者: 本·阿诺尔迪   来源: 现代声像档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科技革命   网络   苹果公司   个人计算机   储存   计算机革命   女性形象   电视屏幕  
描述: 花钱买软件?过时了,下一场高科技革命也许是“云计算”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个人计算机革命始于1984年,当时,一个穿着红色跑鞋的虚幻女性形象照亮了他们的电视屏幕,她扔出大锤把一面巨大的视频屏幕砸得粉碎,屏幕上的男子正在鼓吹顺从。这个超级杯(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年度总决赛——本报注)广告是苹果公司对IBM个人计算机的讽刺,[第一段]
阮玲玉:美丽与哀愁(英文)
作者: 于鹭飞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中国电影   悲剧色彩   演员   影片   默片   人生   女性形象   不计其数   天才  
描述: 她是中国电影史上传奇式的人物。作为一位天才的演员,她在默片时代享有盛名,崇拜者不计其数。通过29部影片,她成功地塑造了各式各样美丽但却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引起人们无限的共鸣。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与她所饰演的人物极其相似,她自己的人生也未能逃脱悲剧的阴影,终于青春妙龄便一去不归。
论张爱玲的物质属性
作者: 孙丽丽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细节   上海   物质属性   女性形象   生存方式  
描述: 张爱玲作为一位创造了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家,其人格及作品风格中都具有一种传奇的、荒凉的美感,是一种女性的细腻的感叹。在张爱玲的独特中有一点是极突出的,即鲜明的物质属性,具体体现在她的生存环境——上海、张爱玲的人格特征、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物质指归和细密的细节描写四方面。
性感永不落幕
作者: 颖儿   来源: 风采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   时装   性感   设计师   时尚   女性化   身体   好莱坞   风格   女性形象  
描述: 潮流在变,但风格永存是coco Chanel小姐甚为经典的时装名言。设计师们在不断忙着创造时尚新潮流的同时一刻也不曾忘记对于女性性感的追求。性感,由身体开始,却最终停留为精神层面上的目空一切的独特个性,正所谓性感在骨子里这一季,我们不再需要用暴露身体来展示性感,时装使性感超越了视觉,上升到精神的高度,这才是永远不会落幕的性感。
对镜竟何如?
作者: 孟晖   来源: 缤纷家居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妆品   宋墓   镜台   女子   支足   画面   新密   女性形象   坐具   中国女性  
描述: 圆镜架设在镜台上,一位子亭亭对镜,一手扶住头上的冠子,另一手把固定冠子的长簪插入冠根,这,就是河南郑州新密平陌宋墓西南壁上“梳妆图”所表现的内容。但惹人兴趣的是,画面当中,一座矮足大榻横放在
高度的逻辑控制与强烈的戏剧情感表现——从歌剧《露露》中露露的歌唱音域管窥贝尔格音乐作品的二元性特征
作者: 赵洁   来源: 乐府新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元性   逻辑控制   女生形象   戏剧情感表现   歌唱音域  
描述: 贝尔格是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情感表现是他的重要特征,但逻辑控制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为中心,从二者在贝尔格音乐观念中二元性的特殊意义入手,通过对歌剧《露露》中露露的歌唱音域及它反映的女性形象的二元特点的分析,来看作品的二元性特征,之后再对这种二元性进行深入与扩展性的思考.
论“三言”中的士人形象
作者: 梅碧波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士人   传统   反传统   三言  
描述: “三言”作为晚明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深受研究者的重视,但多关注其女性形象、商人形象或者市民文学价值的研究,而忽视士人阶层的研究。本文从故事编辑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故事,探讨了三言中的士人形象,认为这些传达着传统与反传统、英雄与反英雄的甚至人格异化、畸形发展信息的形象,他们无一不显露出整个时代的特色。
< 1 2 3 ... 190 191 192 ... 199 200 2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