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温柔的怒放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科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意义   马缨花   生存形态   戴凤英   郭素娥  
描述: 本文透过三个带有蛮性力量的女性形象,凸显了原始生命力在人性深处的体现,进而反思人物的存在之难。
《绝望主妇》(第一季)两性权力与地位之争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作者: 黄婉冰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权力   斗争  
描述: 研究理论涉及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话语权力理论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具体语料的收集、分析和解释。通过对《绝望主妇》(第一季)的话语权力和女性主义解读,分析剧中女性形象和地位,从而揭示剧中主妇们独立自主的表象下受到压迫的事实,证明了影视中的女性交谈也是充满策略和目的性的活动。
《雾都孤儿》中的魔鬼与天使:历史语境下狄更斯的思想局限性
作者: 徐彬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女性   历史语境   思想局限性   基督徒女性  
描述: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文本的写作与解读不能脱离其历史语境.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雾都孤儿>也并不是严格按照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原则采反应的.同处青春妙龄的犹太女性南希和基督徒女性罗斯在外貌、性格和命运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狄更斯在塑造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同时,也传递了他早期的女性观带有一定的种族主义偏见.
男性缺失下的父权代言:析《钢琴教师》中的母亲形象
作者: 刘燕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代言   母亲   《钢琴教师》  
描述: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在其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中颠覆传统观念而把母亲塑造成为一个扭曲变态的人物,我们通过对这个已成为男性缺失下的父权代言的女性形象分析可以看出一直以强烈女性意识为写作立场的耶利内克已经把女性立场的视角转化为了一种内在的,对自我的不断询问、审视和否定。
解读“神”的美学意蕴:读川端康成的《神在瞬间》小说
作者: 李华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善的化身   恶的化身   悲哀美  
描述: 川端康成是一个孤独而伤感的日本作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的命运大多是不幸的。小说《神在瞬间》的女主人公也没有逃脱不幸的命运,但作者寄予的精神价值却是"圆满"。《神在瞬间》的"神"有三种含义:一是鸟店主被看作是神的化身,受害少女的保护神;二是暗含了善恶只在人的一念之间;三是相信神在的宿命论思想。
试论哈萨克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作者: 古丽达娜·沙里木江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性别主义   谚语   女性歧视  
描述: 研究哈萨克谚语的文献大多集中在谚语的文化思想内涵、修辞艺术特色、句式结构等方面,而探讨哈萨克谚语中的妇女角色和地位的文章则很少。女性形象在谚语中经常被塑造成辛勤劳动的持家者和传宗接代的生育者,深受传统道德和规范的制约。一些文章大力颂扬的是女性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而未客观分析哈萨克女性社会角色的文化背景。许多旧思想、旧观念很大程度上由谚语传承,而谚语中的性别主义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继承时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010/11菲拉格慕秋冬系列,洋溢自信与时尚
作者: 陈晨   来源: 优品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系列   皮革   传统图案   自信   时尚   夹克   金属光泽   衬衫   拉格   山羊皮  
描述: 经典且极富品味,并蕴含现代气息;充满生命力,亦不乏高贵优雅;头脑清晰,且极具影响力,葛丽泰·嘉宝便是现代女性形象的先驱。难以捉摸,但对事物柔和的一面极其敏锐,这便是新一代的菲拉格慕女性。在2010
憨痴包裹下的娇美精灵向人间的坠跌:《聊斋志异·婴宁》婴宁形象赏析
作者: 李文静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憨笑   坠跌   精灵  
描述: <聊斋志异·婴宁>中的女主角婴宁是蒲松林创造的狐鬼花妖世界中的女性形象之一,集那个时代凡间女子共通性于一身,"操女红精巧绝伦". 身为异物的婴宁,在繁花丛中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却又在人世的训诫中隐去了笑容,她象征着美好理想的破灭,隐射出蒲松林生活的封建时代的恶浊对人性的扭曲.
自由三部曲:用超验主义解读萨拉之谜
作者: 申玉霞   来源: 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拉   自立   反叛   超验主义   觉醒  
描述: 萨拉是英国小说家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的女主人公。在这部小说中,莎拉是一个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精神相悖,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她蔑视权威,视传统道德为粪土,颠覆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否定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行为准则。自由始终是萨拉的生命主题。为了自由,她背负骂名,放弃爱情和婚姻。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萨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觉醒——反叛——自立。
黑暗中的曙光:美狄亚与六条妃子反抗精神之比较
作者: 董晓娟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六条妃子   美狄亚   悲剧  
描述: 美狄亚与六条妃子是古代东西方文学中颇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代表,她们的性格以及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复仇方式的不同。在男权社会中,她们的反抗方式虽有不同,可结局却都是悲剧的命运。本文试图在比较这两位东西女性形象的同时,探讨造成女性悲剧的文化体制等原因,为女性的真正解放寻求出路。
< 1 2 3 ... 188 189 190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