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爱与恨:美狄亚和繁漪形象比较
-
作者:
王娟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繁漪
恨
美狄亚
-
描述: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美狄亚》中塑造的美狄亚和曹禺《雷雨》塑造的繁漪是中西戏剧中悲剧女性形象的代表,两个女性角色有强的对比性,她们对爱执着,却同样遭受了背叛,本文从命运的压迫导致心灵的窒息、极端的性格和复仇方式、非常态的爱与恨和复仇后的快意与“疯癫”等四个方面对美狄亚和繁漪进行了对比。
-
《世说新语》“贤媛”群体成因探析
-
作者:
常传波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才识
德行
风度
《世说新语·贤媛》
女性
-
描述:
《世说新语·贤媛》中所记载的魏晋女性展现了别样的风采:她们拥有独立的人格,或能言善辩;或见识独到;或人格高尚;或气度不凡。虽然还没有完全从根本上改变其客体、附庸的地位,但已经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情。本文专从“贤媛”一门出发,从中找出导致“贤媛”篇中所选录的女性形象出现变化的成因。
-
沉重的背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主人公萨宾娜人物分析
-
作者:
解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分析
萨宾娜
-
描述:
萨宾娜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一个女性形象。她是一个追求独立、追求个性的代表,但时代所限,她的反叛却没有使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萨宾娜背叛的表现历程,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做了总结概括,揭示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着的人们的被动与无奈。
-
从“他者”到“自我”
-
作者:
马春花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伊迪丝·华顿作为美国文学界的重要作家,她的许多作品都受到读者的好评和评论家的认可,但《夏天》这部她本人最钟爱的小说,却相对遭受了冷遇,对小说女主角切丽蒂的认识似乎也有失偏颇。本文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切丽蒂实际上成为反叛、倔强、不断摆脱“他者”化境遇走向“自我”实现的自由女性的形象,试图丰富对切丽蒂以及小说本身的认识。
-
剖析《我弥留之际》中艾迪的内心煎熬
-
作者:
王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福克纳
《我弥留之际》
艾迪
-
描述: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所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福克纳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煎熬的女性角色艾迪。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弥留之际》中艾迪内心世界中遭受煎熬的成因,随后分析了艾迪的反抗之中以及其爱意之中对内心世界煎熬的促进效用,并对福克纳塑造该女性人物形象的意义进行了剖析
-
被损害的和被压迫的:读张耀杰《民国红粉》
-
作者:
王国华
来源:
教师博览(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张爱玲
历史感
阮玲玉
损害
压迫
陆小曼
女性人物
-
描述:
一段时间内,民国人物,尤其是民国女性人物成了书店里必不可少的招牌菜。那些擅写心灵鸡汤的作者们,突然改弦更张,似乎对历史感起兴趣来。但他们笔下的民国女性,仍然一股刺鼻的心灵鸡汤味儿。张爱玲、陆小曼、阮玲玉、萧红等,
-
追寻和谐与平衡:以《到灯塔去》的艺术特色为例
-
作者:
吴群涛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到灯塔去》
和谐与平衡
-
描述: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文学先锋作家,其代表作《到灯塔去》是一部独特的意识流小说,其艺术魅力表现在"有意味的形式"、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对照和两条行文线索并置三个方面,也体现出伍尔夫对和谐与平衡的向往和追求。
-
简析《名利场》中的五位男性人物形象
-
作者:
张越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男性人物
《名利场》
-
描述:
《名利场》作为一部被大家广泛讨论的小说,基本以分析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翁为主。本文分析萨克雷笔下的男性人物,他们并不比其女性人物逊色,且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作者本人是男性,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男权的社会,故这样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价值。
-
六条妃子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之比较
-
作者:
刘春妮
来源:
西江月(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羞耻
隐去
怨恨
“恨”与“悲剧美”
-
描述:
《源氏物语》中的六条妃子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作为文学形象被创造的时间相隔七百多年,但是这两位女性的人物性格同中有异,都是极为丰满的小说形象,都为读者展示了丰富的关于古代女性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反映出中日两国文化中的一些同异之质。
-
前言:盘点和出发──写在北京世妇会20年之际
-
作者:
冯媛
来源:
中国发展简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世妇会
全球治理
退居幕后
人类发展进程
北京宣言
行动纲领
伙伴关系
妇女组织
妇女权利
关注领域
-
描述:
“北京”,在国际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史上,是一座醒目的里程碑,一个内容丰富的代称──它不仅是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的召开地,更是指与会的189个联合国成员国达成的对平等、发展、和平总目标和12个重点关注领域的共同承诺(即“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而且还指走向北京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