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沉沦与救赎:东北现代家族小说研究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多余人   知识分子   女性  
描述: 东北现代家族小说一方面与"五四"文学有着紧密的承继关系,塑造了众多的"多余人"形象,表达了新旧交替时期知识分子无以附着的精神之痛;另一方面又与"五四"文学的现代启蒙立场发生游离,这主要表现在对女性形象或妖魔化或神化的极端处理上,在这种极端化的处理中传递知识分子自我救赎的价值诉求。
《红楼梦》与《荆棘鸟》的爱情悲剧之比较
作者: 张丽华   来源: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荆棘鸟》   爱情悲剧   《红楼梦》  
描述: 《红楼梦》与《荆棘鸟》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本文试对两个爱情悲剧进行比较,从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悲剧主题、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体味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
刘洁,美丽的魔术师
作者: 噜啦啦   刘洁   来源: 健康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现在   每个人   颜色   设计师   造型   时尚文化   中年女性   女性形象   形象设计   俱乐部  
描述: 她年纪轻轻,却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馨美苑女性时尚文化公司,并与汉拿山国际俱乐部长期合作,为其员工提供形象设计服务。她的目标是"帮助大家认识自己,让不懂化妆、装扮的人开始关汪自己;希望每个人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都以美的一面示人,让对方感觉到愉悦。"
苏曼殊的性格与其小说创作
作者: 徐军新   来源: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叙传   小说创作   性格   感伤   苏曼殊  
描述: 苏曼殊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任性而率真、多情善感、"出世"与"入世"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这使得他的多部小说呈现出自叙传性质,在以爱情为题材,注重女性形象的塑造,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和浓郁的佛家思想。
苦涩的清醒——略论叶紫小说
作者: 葛明星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紫小说   精神剖析   特点   命运关怀  
描述: 叶紫在中国三十年代的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特点,但更多的文学史在评价叶紫时往往集中于政治意识形态,对其小说的特点和创作立场有着不清晰的认识。本文试图从作品分析入手谈叶紫创作中的精神努力,从农民关注和女性形象两个角度分析叶紫小说的特点。
从乔治·爱略特小说的结尾模式看创作
作者: 余芬霞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尾模式   创作意图   创作原则  
描述: 乔治·爱略特在她的小说中创作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然而却赋予她们平庸的结局,这一点使得她一直为后人所诟病。事实上,这种结尾模式正体现了她创作原则和创作意图之间的矛盾,本文试从她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意图出发,探讨形成她这种结尾模式的原因。
读《简·爱》——评析简·爱抗争的性格
作者: 周琪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独立   平等   抗争  
描述: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形象而又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敢于为正义、平等、人格、尊严、独立而与生活困境、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光辉女性形象。本文主要是从《简·爱》原文中的经典对白和描述来分析简·爱的抗争性格。
论林黛玉的古典人文性格
作者: 陈蓉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乖命蹇   人格尊严   率真人性  
描述: 在《红楼梦》众多形象中,林黛玉显得尤为突出,她的率真、才情、对自由的执著以及凄凉的命运构成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从林黛玉对人格尊严的珍视、率真而单纯的性格及其悲剧性的命运等方面分析了其古典人文性格特征。
那一年我遇上Prada小姐
作者: Janice   Wong   来源: 明日风尚(娱乐名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装表演   尼龙   设计师   百年历史   媒体   衣服   女性形象   太空时代   潮流   访问  
描述: 以前时装女王Joyce Ma常有一句话:"时装是一门社会学。"随着年纪愈大愈深切体会这一句话,时装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气候,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在潮流的兴替中有着我们成长的足迹。1995年,是我初次踏足欧洲采访米兰和巴黎时装节,当时不像今天的热闹,没有什么大陆、港、台媒体前往采访或朝圣,我却身先士卒,
师彼之技以制彼——论小说《骨》的电影化叙事
作者: 付俊红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慧明   电影化叙事   画面式叙述   蒙太奇式的结构  
描述: 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在美国“东方主义”者的电影剪切艺术中,被大大地歪曲了,伍慧明却力图在小说《骨》中用“东方主义”者惯用的电影叙事方式改变这种状况,并使主人公莱拉成为新的华裔女性形象,以此来校正大众对唐人街的认识上的“盲点”。
< 1 2 3 ... 180 181 182 ... 199 200 2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