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64 条
-
向警予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探析
-
作者:
黄小凡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是我党早期的杰出人才,是妇女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优秀领导者。她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以教育救国为主要目的马克思主义萌芽时期;蒙达尼会议前后马克思主义观初步形成时期;在革命的熔炉中锻造马克思主义忠魂时期。
-
作为文化景观的文学生产及展示
-
作者:
艾关华
艾维依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青
文学形象
女性文学
新疆兵团
-
描述:
因为新疆兵团特殊的屯垦戍边史,使得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新疆兵团女知青文学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兵团文学的发展比较缓慢,文献资料也较少,文章在仅有的范围内,以兵团精神为主要线索,融入到当时的历史去研读作品,对这一时期的兵团文学有一个深层次的梳理,同时也为后期的文学发展提供资料的整理。
-
资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北京大学
大众文化
资讯
文化研究
女性文学
思想发展
-
描述:
戴锦华现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女性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本书包括十篇戴锦华本人精选的文章和一篇访谈,从中可以看到戴锦华教授多年来以电影为基点.对当下与历史议题所展开的思考。尤其可以看到作者思想发展的断面。
-
有“性”无“爱”与无“信”有“哀”
-
作者:
陈凯丽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子美”现象
身体写作
情色话语
女性文学
-
描述:
木子美现象一度在网络飙红,木子美脱衣舞式的私人写作引发了网络评论的难分难解,性爱是众口难调的东西,做爱是人性苦笑的叛逆。女性作家的性爱书写沉沦于欲望话语是理性的缺失,同时也是人性的放纵。用身体挑战男权文化,其中有着复杂的文化含义与隐秘的话语关系。
-
浅谈林白小说的神秘主义叙事
-
作者:
王子安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秘主义叙事
分析
林白小说
-
描述:
神秘主义叙事模式是先锋作家的常用叙事模式,林白有着先锋作家与女性文学作家的双重特征,其作品中也有着典型的神秘主义色彩。作者非常善于挖掘自身特质以及地域文化对神秘主义叙事模式的影响,文章主要针对林白小说的神秘主义叙事模式进行分析。
-
解读简·奥斯汀《爱玛》中爱玛的恋爱观念
-
作者:
杨廷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观念
门第观念
情节设置
社会形势
奥斯汀
小说作品
心理描写
文中
终成眷属
写实性
-
描述:
简·奥斯汀的小说作品往往不涉及严峻的阶级斗争与黑暗的社会形势,她的视角往往细腻独特,具有女性文学的光辉。在《爱玛》这部作品中,她更多地尝试写实性的手法,不避讳当时历史背景下强烈的门第观念,主人公爱玛在前期自负、势利的个性特点,等等,用巧妙的情节设置串联了文中每个人的爱情与婚姻,并在最后突出了爱玛与乔治的终成眷属。全文
-
李清照
-
作者:
陈玉兰评注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诗歌欣赏
李清照
约1151
宋词
1084
-
描述: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工诗能文,其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
-
海滨故人
-
作者:
庐隐
来源: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长篇小说
现代
-
描述:
长篇小说《海滨故人》是庐隐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作品描写露沙等五位女青年,天真浪漫,用幻想编织着未来的自由王国。露沙小时未曾得到父母的爱,在教会学堂遭遇歧视,追求爱情又失败,难得
-
《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安玮娜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女性形象
《喧哗与骚动》
-
描述: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一书中,对康普生夫人、其女儿凯蒂以及女佣迪尔西等三位女性的形象进行了刻画,其中康普生夫人和凯蒂的形象秉持福克纳一贯的风格非常负面,而女佣迪尔西的形象则成为人性的希望。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康普生家族的衰亡原因乃至其主要家庭成员悲剧的成因。
-
樊粹庭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闯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樊粹庭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樊粹庭先生一生戏剧创作现存87部,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笔者在拜读过程中,惊异地发现,其创作的女性形象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不论是弱势群体的形象,还是花木兰式的巾帼女侠形象,抑或是为了正义舍生取义的崇高形象,都处处反映着樊先生对女性形象浓墨重彩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