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接骨师之女》的原型分析
-
作者:
高俊霞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原型
人物
主题
-
描述:
谭恩美是当今美国华裔文坛中最为卓越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处女作《喜福会》一出版即好评如潮,获得巨大成功,可以说她的出现标志着美国华裔文坛的再次崛起。她又是一位高产的女作家,其他作品有《灶神之妻》、《百种神秘感觉》、《接骨师之女》和《拯救溺水鱼》,均获得广泛关注和赞誉。她的作品以其对女性形象和母女关系的细腻描绘打动了无数读者,而她以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享誉美国文坛。《接骨师之女》是继《喜福会》后又一部探讨美国华裔移民母女亲情的力作,有着浓厚的自传风格。她以其亲身经历以及其祖母与母亲的经历为素材,用生
-
从沉默到发声: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接骨师之女》的沉默主题
-
作者:
谢亮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默
父权社会
后殖民女性主义
边缘化
-
描述:
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在她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华裔女性形象.<接骨师之女>是她继<喜福会>,<灶神之妻>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反映华裔女性母女两代的力作.本文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小说中反映的华裔女性的沉默现象入手,挖掘其深层原因:华裔女性承受着父权社会和白人至上的主流文化的双重压迫而导致沉默.继而指出华裔女性从被压抑的沉默走向反抗的必然过程.
-
从女性失语到男性缺席
-
作者:
陈维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拉升职记》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十七年电影中女性身份的集体陷落到现在的女性地位被重视,女性一直是中国电影吸引观众的一个噱头。对比十七年电影时期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最近热播的《杜拉拉升职记》,可见后者塑造的女性形象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过分的强调二元对立仍没有找到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女性生存模式。
-
“黑氏”的女性自觉意识
-
作者:
薛双芬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贾平凹
黑氏
-
描述:
黑氏是贾平凹小说中众多女性形象之一,她经历过两次婚姻,由于对爱情的渴求,最终与情人叛逃富裕但无爱的家庭,从一个传统女性成长为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现代女性。她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中国女性自觉意识发展的历程,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然还有她的双重性格促成。贾平凹对黑氏形象的肯定也蕴涵着他前期的女性观。
-
贾平凹笔下的世俗女性
-
作者:
康新慧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女性
依附女性
沉沦女性
弃妇
-
描述:
贾平凹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斑驳陆离的世俗女性形象。有以色侍人、似新实旧、充满依附性的女性,有粗俗不堪、令人同情、惹人烦的弃妇型女性,有搬弄是非、贪图芥末蝇头微利的底层农妇,有性情各异、千人千面的农村老太太,还有因各种变故走上卖身生涯的女性。这些人物不仅扩大了作家对女性生活群体反映的深广度,而且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道德观念的变迁。
-
论《废都》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连义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动
革命
性爱
虚构
-
描述:
《废都》中的女性人物身上表现出一种复杂矛盾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她们在与庄之蝶的性爱关系中追求女性补益策略丧失了主体性,另一方面她们又主动追求性爱、迎合男性欲望,这既显示出其革命性的一面,又显示出女性解放所陷入的尴尬境地,揭示出在市场经济下女性以身体叙事进行的革命由于失去现实的依托而陷入悖谬,最终成为男性叙事的虚构。
-
外国妇女消防队趣事
-
作者:
张霄
来源:
中国消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戒备状态
藏青色
消防设施
防火意识
夜间训练
青年女子
妇女组织
伦布朗
考试失败
上诉法院
-
描述:
的指导下,每月进行1小时的夜间训练。有了这支妇女消防队,街道居民的防火意识大大提高,因此很少发生火灾。修道院妇女消防队在世人心目中,修女应只在修道院修行,没有人会想到她们与消防有什么
-
影响世界的100位女性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传奇.纪实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1月 水仙 克拉拉·蔡特金:国际妇女运动之母 罗莎·帕克斯:拒绝为白人让座 玛丽·沃克:敢穿裤子的女军医 南丁格尔:提灯女士的吻 戴安娜:女人花
-
女性、阶级与种族因素的互动——美国妇女史研究
-
作者:
倪婷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倪婷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美国妇女史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传统妇女史或曰妇女政治史。另一种是基于当代妇女运动和新社会史研究方法互动的新妇女史。多数传统妇女史研究著作为杰出女性传记。正如传统所见,妇女史属于历史研究的边缘领域。男性史学家从未将这些研究视为真正的历史研究。他们仍然使用那些政治史学家惯用的研究方法和史料,如信件、日记、著名人士的演讲与公告、改革组织的报告和媒体对公众事件的报道。作为社会史学家,他们的研究方法仍然停留在描述阶段,无人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
-
论五四女作家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李路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觉醒
五四时期
-
描述:
二十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破势而出,一场呼唤“为人”的革命就此拉开序幕。这场革命的根本就是一场以“人的发现”为实质的对封建传统思想进行完全割裂的革命。而现代女性文学的发轫就伴随着这场革命的脚步一起到来。 现代女性文学的建构始于五四,与之同步的是五四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和“第二性”的地位,而她们想要从男权文化中心中突围,书写属于自身的历史话语,就必须站在女性自身的立场维度上,从独有的性别体验出发,来观照女性内心的情感诉求。 透漏着女性意识的由女性作家自己书写的作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