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从电影《漂亮女人》解读美国女性的“美国梦”
-
作者:
杨晓燕
来源: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灰姑娘”
“刻板印象”
《漂亮女人》
童话
美国电影
美国女性
美国梦
-
描述:
本文以美国电影《漂亮女人》为例,分析了好莱坞将不计其数的灰姑娘童话演绎成经典,以梦幻的形式构建着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些对女性形象的潜在歪曲暗中削弱了妇女的自尊和创造力,同时也给其他群体对妇女的认知带来了消极影响。
-
审视女性的悲哀:浅析苏童的女性观
-
作者:
马俊杰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苏童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童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较之于传统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苏童对女性的正确审视,本文试图通过深究中西方文化以及苏童成长的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来探讨苏童女性观的形成。
-
苏童《妇女生活》中女性的无情“审视”
-
作者:
杨利聪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母
自审
审祖
-
描述:
苏童的作品里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女性形象,颂莲、秋仪、小萼都是荧幕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这里要讲的《妇女生活》同样也是一部有关女性的一部作品,不同的是作者把三位女性放在一个家庭背景里,看她们如何审视彼此的生活,分别从"审祖"、"审母"、自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用“浴”拯救心灵:探访《大浴女》中女性人物的心路历程
-
作者:
宋艳珊
来源: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浴”
心路历程
铁凝
《大浴女》
拯救
心灵
女性
-
描述:
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是本相当纯粹和天真的小说,小说的重心在于"大浴",是"大欲"之后的"大浴",喻指女性成长历程中心灵世界的净化、沐浴、洗涤一新。文章旨在揭示女性人物内心隐秘,探访女性所共有的心路历程——迷失,放逐,寻找,回归,并提出"用浴拯救心灵"这一美的命题。
-
女性的赞歌:谈池莉的几部小说
-
作者:
杨晓霜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强
池莉
坚韧
女性形象
抗争
-
描述:
池莉小说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她们都自觉、自尊、自强,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屈不挠地活着.她们不再依附于男性,她们敢于抗争,敢于反抗,成为新时期女性形象的表征.
-
小议军旅剧的女性新形象
-
作者:
郭慧瑾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剧的剧情也不断拓宽,一大批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女性军人形象渐渐深入人心。 一、战争年代:激情、坚毅的女军人形象
-
《诗经》女性研究
-
作者:
李洪连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弃妇诗
思归诗
婚恋诗中的哀妇形象思夫诗
-
描述:
《诗经》中的女性是一个非常特殊有意思的群体,研究她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先秦时期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
-
伟大女性 影响世界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世纪领导者杂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1910年,德国妇女运动先驱克拉拉-蔡特金提议,为纪念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举行的大罢工而设立“国际妇女节”,这是“国际妇女节”的缘起。100年来,世界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平等和发展不懈努力,从未停歇;100年来,世界各国妇女在政治、外交、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创造的重要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克拉拉·蔡特金 克拉拉·蔡特金,国际妇女运动活动家。1857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1892年创办妇女报纸《平等》,并担任编辑至1917年。1907年,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
-
从格温的《颁奖》看女性的崛起
-
作者:
向兰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教授
女子学校
男女性别
诗歌
女权运动
社会地位
澳大利亚
女性文学
男性
-
描述:
自有文明史以来,男权优势一直左右着历史的发展,女性则受歧视。古代哲人孔子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1]苏格拉底认为
-
敦煌曲子词的女性书写
-
作者:
赵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曲子词
女性书写
叙述口吻
女性形象
-
描述:
敦煌曲子词作为女性词的开端,其中关于女性书写的部分不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方式,都对词学的发展和女性文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民间词人的文学水平有限,却更加真实无伪的展现出词在初始阶段的拙朴自然之风格。又因为作者众多,且分处不同的阶层,恰好从各个不同的观察角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女子的社会生活和内心情感。通过对敦煌曲子词的研究,我们不但纠正了词学史上出现的误区,补充了大量宝贵资料,也对女性词的发展、演变有了一定的了解。综上,本文从多方面入手,体会女性词的柔性审美特质,探察当时女性的情感、生活,深入了解女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