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白薇及其作品的女性解放意识
作者: 谭力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思想意义   封建礼教   《打出幽灵塔》   反抗精神   白薇   妇女解放   女性形象   现代女作家   中国女性解放   五四运动  
描述: 1926年4月,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中介绍了两位女性作家,一位是“几乎谁都知道的冰心女士”,另一位就是“几乎谁都不知道的白薇女士”。白薇初登文坛,便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赢得了人们的注目,使人们自然将她与冰心相提并论。其实,白薇与冰心,一个是浸透了血泪...
论白薇及其作品的女性解放意识
作者: 谭力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思想意义   封建礼教   《打出幽灵塔》   反抗精神   白薇   妇女解放   女性形象   现代女作家   中国女性解放   五四运动  
描述: 1926年4月,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中介绍了两位女性作家,一位是“几乎谁都知道的冰心女士”,另一位就是“几乎谁都不知道的白薇女士”。白薇初登文坛,便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赢得了人们的注目,使人们自然将她与冰心相提并论。其实,白薇与冰心,一个是浸透了血泪...
北京女性史研究二十年
作者: 刘宁元   来源: 北京党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料编纂   古代女性   “九一八”事变   妇女运动史   女性报刊   中国妇女   《资料》   妇女工作   妇女报刊   中国女性  
描述: 北京女性史研究至今已历经20年。它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全党编史、全国编史的大背景下由全国妇联牵头,各省市妇联陆续跟进的形势下开始的。1978年秋,全国妇联成立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1979年12月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编纂委员会成立,1981年创办...
北京女性史研究二十年
作者: 刘宁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料编纂   古代女性   “九一八”事变   妇女运动史   女性报刊   中国妇女   《资料》   妇女工作   妇女报刊   中国女性  
描述: 北京女性史研究至今已历经20年。它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全党编史、全国编史的大背景下由全国妇联牵头,各省市妇联陆续跟进的形势下开始的。1978年秋,全国妇联成立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1979年12月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编纂委员会成立,1981年创办...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中国女性文学   政治文本   女性主义   文学理论   性别文本  
描述: 二、方法在20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文革”后的文学视野里,女性文学无疑已是一种触目皆在的“物质”景观。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女性的“缺席”与“缄默”已成历史陈迹。女性作家的群体涌现以及性别意识在文学文本中的贯彻和张扬,构成了对男性文学以及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
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现代分析
作者: 孔寒冰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苏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经历而又备受争议的女性作家。本文主要从苏青作品的视野、题材、观点、心理、语言等方面 ,分析了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特点 ,并探讨了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成因及价值
十九世纪女性文学的革命之作——《露丝·霍尔》
作者: 王小梅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意义   女性独立   文风   结构  
描述: 美国十九世纪女作家范妮·弗恩的长篇小说《露丝·霍尔》具有与众不同的革命意义。这种革命意义体现于小说犀利、辛辣的文风 ,貌似松散、实则紧凑有致的结构和提倡女性独立的主题。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部小说在十九世纪女作家的作品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现代分析
作者: 孔寒冰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苏青   都市女性文学  
描述: 苏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经历而又备受争议的女性作家。本文主要从苏青作品的视野、题材、观点、心理、语言等方面 ,分析了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特点 ,并探讨了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成因及价值
战后50年日本女性的消费市场开发
作者: 渡边好章   来源: 当代亚太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均寿命   消费市场   女性人口   家务劳动   女职工   妻子的财产权   女性学   家族制   日本女性   人口结构  
描述: 中国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我认为在战后日本的消费方面,说“女性顶了天的三分之二”也不过分。其理由如下:首先请让我解释市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市场的三要素——人口、收入、需求,考察女性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并且谈谈在战后日本经济的新的市场的开发和人...
论萧红创作的女性主义色彩
作者: 胡素珍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色彩   萧红创作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生死场》   女性主义写作   政治文本   《小城三月》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切入,从萧红创作进程中她对政治文本为中心甚至唯一文本的男性理论倡导的日益疏离、从文本中她所建构的系列男性形象、女性群体所寄寓的深意这几个方面,把握萧红创作的女性主义特质。
< 1 2 3 ... 14 15 16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