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635 条
-
我所见到的豹:从当代女性诗歌看妇女文学
-
作者:
刘冰
李明
来源:
丹东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女性诗歌
女性文学
女性生存
诗歌语言
-
描述:
我所见到的豹──从当代女性诗歌看妇女文学刘冰,李明哈佛大学一九七九年版的《美国当代文学》把妇女文学作为专章论述,今天看来算不上惊世之举,但它成为一个先例、一个开端载入文学史册却是不容忽视的。正如作者伊丽莎白·詹威开篇写到的:“任何一个写文章评论妇女文...
-
媒介中的女青年形象简析
-
作者:
黄杨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妇女形象
青年形象
封面女郎
毫无关系
传播媒介
《黄金时代》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青年报刊
-
描述:
媒介中的女青年形象简析黄杨Abstract:Inthisarticle,theauthoranalysestheimagesofyoungwomeninTVadvertisementsandthecoversandillustrationsofpop...
-
女性美研究之我见
-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男性话语
人性美
男权社会
审美教育
婚姻家庭
自然属性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内在素质
-
描述:
女性美研究之我见荣维毅Thisarticlediscuses,onatheoreticalplane,ahottopicfeminineculturestudies———femininecharm———fromtheconceptoffeminin...
-
读三本女作家新作
-
作者:
丹晨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心理成长
女性主义文学
描写
文化内涵
私人生活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人物
-
描述:
完全是偶然,有三位女作家的新作同时出现在我的案头,都是精彩动人的长篇小说,于是,我在埋头啃完了三块砖头以后,也就有了一点小小的感触。这三部长篇是陈染的《私人生活》,马瑞芳的《天眼》,王旭烽的《南方有
-
中国妇女的时代强音
-
作者:
黄启璪
来源:
求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科学文化素质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妇女
“四自”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六次代表大会
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女性
-
描述: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1988年9月召开的中国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向全国妇女发出的号召。 我清楚地记得,参加会议的1200多名代表在会议期间曾就此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从总结回顾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经验,到分析当今的时代特点,大家一致认为,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加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妇女要争取自身的进一步解放,必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
困惑与寻求:知识女性的精神探索--兼谈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历史发展轨迹
-
作者:
贺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在中外文学史上,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几乎从文学发生的时刻开始从未间断过。女性,作为世界的"一半",同样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同样是文学表现的对象主体,没有女性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生活的存在,因此也就不可能有文学的存在。在我国,只有到了现代,才产生了真正的中国"女性文学"。"五四"运动为中国女性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场社会变革中,中国女性第一次真正地觉醒了。她们对自身的命运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自身的苦难也有了自觉的反抗。革命也为女性文学带来了生机。中国文学之具有独立的女性意识,萌起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在"
-
从娜拉到圣女贞德——试论现代欧洲戏剧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玉花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世军
萧伯纳
海尔茂
外国文学
妇女解放
《玩偶之家》
新女性形象
斯特林堡
贞德
易卜生戏剧
-
描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世界妇女解放蓬勃发展的时期,欧洲的戏剧舞台顺应了这一潮流,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女性形象。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首次提出女性要与男性享有平等地位的要求,标志着新女性形象的确立。随后尽管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和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在《父亲》、《朱丽小姐》与《理想的丈夫》等剧中塑造了一些“反”新女性形象,但新女性形象并没有中止发展。终于在戏剧大师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圣女贞德》等剧作中,女性解放的主题表达得更加酣畅淋漓
-
试论丁玲女性题材小说的三种模式
-
作者:
李丽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以往关于丁玲女性题材小说的研究缺乏系统的、模式化的概括。少数研究者虽然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他们的概括往往仅限于丁玲早期的小说。笔者在通读丁玲女性题材小说的基础上发现:丁玲此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女性形象都可以归纳出一种模式,而每一种模式都意味着作者对女性问题独到的探索与理解。在三种女性形象模式中,我们不仅看到
-
《阿毛姑娘》与丁玲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汪晓云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阿毛姑娘,》作为丁玲女性文学作品,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以《阿毛姑娘》的女性文学特征为支点,对丁玲的女性文学创作作一整体观照。马克思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过相当精确的论述:"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
-
丁玲女性小说的特色与贡献
-
作者:
杜方智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女性文学是以女性的眼睛、女性的灵魄来审视人生,透视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这种女性主体意识总是与一定的时代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交织、纠缠、联结在一起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则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五四"运动像燎原的烈火,照亮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道路;"五四"运动也像响亮的春雷,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思想
<
1
2
3
...
14
15
16
...
62
63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