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 冒小燕   张玉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将EC分为两型:Ⅰ型是,EC发病与雌激素刺激有关,患者年龄较轻,组织学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DNA为整倍体,微卫星不稳定(MSI)发生率高,基因改变主要为K-ras、 MLH1、PTEN基因突变,预后相对较好;Ⅱ型是,EC与雌激素刺激无关,多见于绝经后妇女,组织学
女性形象构建:解读《勇士》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作者: 刘小艳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思想   解读   女性形象   《女勇士》  
描述: 汤亭亭在《勇士》中塑造了五个女性形象:花木兰刻苦修炼,建功立业的形象;蔡琰身处异乡,不甘沉沦的形象;勇兰刻苦求学,努力向上的形象;无名女子违背封建礼教,以死抗争的形象;月兰恪守妇道,软弱无能的形象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樊冠钰   来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厌女意识   莎士比亚剧作   女性形象  
描述: 说,莎剧中的坏女人形象,体现了父系文化的厌意识,这种厌倾向以及莎氏对妇女的否定性评价是以他对“自然的”父系秩序的维护为出发点的。
白鹿原上的精灵——论《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作者: 姜敏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鹿原》   悲剧性   女性形象  
描述: 男权社会以更残酷的方式进行惩罚。本文从分析三位性的悲剧性入手,揭示了造成女性不公命运的根源依然是以封建礼教为标准的男权社会。
两种价值取向的建构及其毁灭的悲剧
作者: 刘军华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人生价值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金瓶梅》的作者企图通过潘金莲和李瓶儿殊途同归的人生历程承载和表达自己对社会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思索。在这两个人物身上,作者建构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彻底地破坏和执着地追求两种人生价值目标,但是,两者最终都是以毁灭而呈现给我们无尽的感伤和反思。
两种价值取向的建构及其毁灭的悲剧——潘金莲、李瓶儿形象的意义
作者: 刘军华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人生价值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金瓶梅》的作者企图通过潘金莲和李瓶儿殊连同归的人生历程承载和表达自己对社会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思索。在这两个人物身上,作者建构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彻底地破坏和执着地追求两种人生价值目标,但是,两者最终都是以毁灭而呈现给我们无尽的感伤和反思。
蘩漪性格的深度阐释
作者: 农迎春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病态   “雷雨”性格   人性深度   欲望  
描述: 蘩漪是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复杂蕴涵的叛逆女性形象。物质生活的富有、精神生活的贫困导致她成为肌理病(忧郁)和心理病(偏执)的共生体,其症状最终表现为疯狂的欲望和“雷雨”的性格,其复杂蕴涵则在于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以及个体生命力的创造性与破坏性力量相兼相制而显现的深刻人性深度。
陈数:舞动蓝色梦
作者: 丑石   来源: 电影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娱乐圈生活   舞者   演员   陈数   《集结号》  
描述: 因为《集结号》,陈数一时成为娱乐变数话题里的热点。因与角色的气质反差太大,太洋气的陈数退出《集结号》,虽有遗憾,但陈数时尚的一面让人印象更加深刻。从曾经的舞者到而今的演员,她翩然舞来,章子惠、黄依依、方艳芸等性情各异、却同样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给观众留下浮想联翩的空间。
谢晋——大时代的书写者
作者: 夏清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史   谢晋   “国”与“家”   女性形象  
描述: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谢晋的电影影响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本文从谢晋出现的电影史意义、他导演的电影“国”与“家”的关系和女性形象这三个角度来表现谢晋在中国电影史上独特的地位,其可谓大时代的书写者。
焦虑、抗争、绝望——柔石小说中的母亲心理现象探析
作者: 周春英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柔石   母亲   心理  
描述: 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以其青春的热情和革命的活力写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页。在短短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小说文本。近年来,研究柔石小说的论文有几十篇。但论者大多对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形象、主题内涵感兴趣,而对其作品中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研究甚少,本文针对这个不足作一些探讨。
< 1 2 3 ... 146 147 148 ... 163 164 1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