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6 条
-
张爱玲小说性别意识论
-
作者:
王新梅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人性
书写策略
性别意识
-
描述:
与中国女性文学的关系。首先,本选题借鉴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通过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简要回顾,分析张爱玲在中国现代女
-
人像拍摄技巧一
-
作者:
finekl
来源:
微型计算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拍摄技巧
数码单反相机
拍摄题材
人像
作品
摄影师
女性
-
描述:
一“美女摄影师”主题人像创作
年轻一代摄影师要拍摄人像作品,都喜欢追求时尚新颖,并带有主题元素。这组作品在构思之初,就是源起于这位朋友刚好得到了父亲赠送的数码单反相机。经过双方仔细探讨之后,决定以女性摄影师作为拍摄题材,塑造一位有个性、美丽、前卫的女性形象。[第一段]
-
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与阿尼玛原型
-
作者:
胡斌
靳新来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化小说
女性崇拜
女性形象
阿尼玛原型
传统文化
-
描述:
废名、沈从文、孙犁和汪曾祺等中国现代诗化小说家都善于在作品中塑造美好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是作家内心阿尼玛原型的心理投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女性崇拜"意识的现代体现,更是诗化小说家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的寄托。
-
书香碟影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小青
女干部
机关
特立独行
封面
文艺出版社
女性形象
-
描述:
范小青著。春风文艺出版社封面上写着“机关女干部必读”,不禁哑然;封底上写着“机关女干部的酸甜苦辣”,又觉得动容。我突然觉得,我的视线被太多惊世骇俗、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牵绊,因此我能够轻易地说出红颜是祸水,红袖可添乱,胭脂有咒语,鸦片亦玫瑰……其实,我的身边,我的生活里,那些含混暖昧的东西都是胡扯,[第一段]
-
浅论琼瑶与亦舒创作异同
-
作者:
孙丽芳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
创作
女性
-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琼瑶与亦舒创作的异同,两位作家同是女性作家同是创作女性题材的爱情作品,但仍然存在不同差异。本文主要从两者创作的共同点:都以爱情为主题,都富有创新精神,都塑造独立的女性形象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入手,并深层次分析了两者创作差异的原因。
-
《聊斋志异》男性心态臆解
-
作者:
颜廷军
来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心态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
描述:
蒲松龄《聊斋》中最为绚丽多彩的是女性人物形象。透过这些女性的容貌、思想、气质和品行,我们能看到传统文化浸润下,男性话语和心态,阴柔的审美取向和依赖心态,对性爱对象唯美、放纵、自私心态,对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恐惧和憎恨心态。
-
凄艳的“恶之花”——田小娥形象分析
-
作者:
徐贵芬
郭海燕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氛围
女性悲剧
伦理道德
-
描述:
《白鹿原》作为二十世纪后期的一部厚重作品,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田小娥,从肉体到灵魂都是女性悲剧的典范。本文试图对女性悲剧的代表——田小娥形象的分析来探寻这一形象对《白鹿原》主题表达的重大意义。
-
论小说《远航》中的解构
-
作者:
张红芳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解构
《远航》
自我发现
-
描述:
《远航》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孩雷切尔.温雷克自我发现的过程。作家伍尔夫和女主人公雷切尔都在进行寻求自我、解构传统的过程。雷切尔在寻找自我、解构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同时,伍尔夫也在解构传统的写作手法。
-
难以逾越的情爱炼狱
-
作者:
吴童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
再现与重构
《不想上床》
知识女性
-
描述:
小说《不想上床》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性爱生活为视角,展示了一个现代知识女性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从特定视角描摹了现代女性在情爱炼狱中的迷惘、沉浮与痛苦无奈,以此昭示了作者对传统女性形象和爱情婚姻观的颠覆与解构,并彰显了对现时社会婚恋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
关注自己的美丽也要适度
-
作者:
田扬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疾患
美容
心理危机
女性
-
描述:
什么是美容心理危机在到处都充满了美容广告、健康美容资讯的时代,青春、时尚、美丽已经成了对现代社会女性形象的要求。不少女性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美丽,然而,在过度的关注之下,一种新型心理疾患悄然登场,美容心理危机影响了那些在职场充满自信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