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男权社会的悲剧: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潘金莲与海斯特比较
作者: 高新华   宁乐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文本   女性形象  
描述: 古典小说<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自古以来一直是众矢之的,她在无数的谩骂声中走过了几个世纪,"毒妇"的形象是许多人对她的刻板印象.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中,海斯特·白兰则一直被认为是温柔善良、自强不息的女性代表.本文通过对男权视角下女性形象的分析和对以上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与命运的比较,试图阐释她们命运的必然,并对男权社会以及这种制度下的叙事文本进行批判.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农村女性角色转换
作者: 王跃辉   李广强   尹恒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农村题材   角色转换   电视剧  
描述: 2002年,《刘老根》一剧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一系列以反映新时期农民在小康路上探索、成长为主题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走上了荧屏。本文透过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看新时期农村女性角色转变这种社会现象,分析农村女性在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尴尬,以及农村女性形象转变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影响。
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浅析林市与安德烈亚杀夫行为的主要原因
作者: 朱亚琼   来源: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烈亚   男权社会   林市   自身束缚  
描述: 台湾作家李昂和美国作家阿拉姆·萨罗扬围绕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这一主题在《杀夫》与《杀夫———一部美国生活方式、疯狂与谋杀的悲剧》两部作品中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林市和安德烈亚。本文主要从男权社会的压迫和自身状况的束缚两大因素分析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的女人,被男权社会的夫权文化逼得走投无路,终于陷入疯狂杀夫绝境的主要原因,
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浅析林市与安德烈亚杀夫行为的主要原因
作者: 朱亚琼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烈亚   男权社会   林市   自身束缚  
描述: 台湾作家李昂和美国作家阿拉姆·萨罗扬围绕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这一主题在《杀夫》与《杀夫——一部美国生活方式、疯狂与谋杀的悲剧》两部作品中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林市和安德烈亚。本文主要从男权社会的压迫和自身状况的束缚两大因素分析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的女人,被男权社会的夫权文化逼得走投无路,终于陷入疯狂杀夫绝境的主要原因。
文化批评视域下的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封姝羽   李艳红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评   社会身份认同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以对身份认同与"他者"地位的拆解为创作主题,致力于揭示华裔女性在宿主文化圈里所遭遇的西方白人男权主流文化的排斥与压制。文化批评视域下的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多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地域学等领域,对文本中出现的种族、阶级、性别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获得多维性的解读视角。
浅谈日本古代女性的自我意识:读《蜻蛉日记》
作者: 金桂玲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藤原道纲之母   爱情   女性文学  
描述: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女性文学盛行,特别像日记、随笔等带有自省精神的创作形式成为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从10世纪末期到11世纪中期,日本的女性文学创作异常活跃。特别是藤原道纲之母所创作的《蜻蛉日记》,被誉为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先驱。描写了其20余年的经历,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及追求自我意识的精神。
第一次美国妇女解放运动之起因
作者: 宋莉娟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废奴运动   内战   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描述: 美国妇女运动是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在美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研究美国妇女运动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国社会的进一步了解。从发展历程看,美国妇女运动主要经历了两次运动高潮,即选举权运动(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称做美国妇女运动第一次高潮)和当代美国妇女运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称做第二次高潮)。从十七世纪北美殖民地开发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正式通过的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妇女一直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因为她们没有
重解《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戴西这一性形象
作者: 吴翊卿   来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男权社会   戴西   话语权  
描述: 戴西是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人公,大多数评论都认为她是个浅薄、虚荣、自私的女人。本文试图结合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和福柯关于话语权的理论从作者、盖茨比、汤姆和尼克四个男人的话语中分析戴西这一人物,并结合小说对戴西的描述重新解读被男性话语歪曲了的这一性形象。
论《新装》中女主人公梅布尔矛盾的双重性格
作者: 杨庆娣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性格   人性   自卑   虚荣   女性形象  
描述: 《新装》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刻划了女主人公梅布尔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既爱慕虚荣又渴望诚实,既自卑绝望又充满希望,既羡慕嫉妒又厌恶憎恨,既懦弱多变又勇敢坚强,既追求个性又迷失自我。从她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中可以看出人的本性及弱点。
试析莎士比亚与女权主义:以《威尼斯商人》为例
作者: 王秋媛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东尼奥   父权制   夏洛克   高利贷者   女性人物形象   杰西卡   女权主义批评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威尼斯商人  
描述: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之一,这部作品以男性人物安东尼奥转危为安、因祸得福,而夏洛克则窘态毕现、一无所有而结束。而这一切正是沙士比亚笔下的女性鲍西亚崇尚正义,注重友情,用她的智慧挽救了就要倒在残酷凶恶的高利贷者的刀下的安东尼奥的性命,以及杰西卡———夏洛克
< 1 2 3 ... 139 140 141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