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566 条
-
向警予:妇女革命的先驱者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年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妇女解放
先驱者
共产主义事业
1939年
革命时代
妇女节
向警予
-
描述:
1939年,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向警予的一生。他说:“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马灵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许鞍华
人道主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导演的重要代表,影片《女人四十》的成功让她迎来了导演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自此以后,她的影片多以女性为描写对象。许鞍华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表
-
中共福建省委妇女部的成立与闽西苏区妇女运动
-
作者:
张雪英
郭济汀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作用
中共福建省委妇女部
历史背景
发展过程
-
描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级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都设有妇女组织。随着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妇女组织也普遍建立起来。从中共中央到各省委、特委、县委、区委,都设有妇女工作委员会(或称妇女部),配备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妇委书记,或称妇女部长)和专职妇女干事。本文从中共福建省委妇女部成立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历史作用加以论述,阐述闽西苏区妇女运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
透过中日女性文学分析女性意识的发展三步曲
-
作者:
董海艳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文学和女性意识,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女性文学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文化符号,我们已经开始从文学中分出性别,并定义出“女性文学”这样的概念,开始看出文学性别的差异对文学与人生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中日女性文学作品中摸索出一条女性意识的历史发展轨迹,这对于理解女性文学,从女性的立场来认识女性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
-
女性主义—审美批评:关于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思考
-
作者:
张欢
冯小禄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审美批评
女性主义美学
女性主义文化批评
-
描述:
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发展中,女性主义文化批评业已成为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主流,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继续健康发展却需要综合其他更多的视角和方法。重回女性文学所诞生的女性主义思想原点,开辟女性主义—审美批评的研究思路,并与女性主义文化批评融合,是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完善其批评理念的内在迫切需要。
-
苏童笔下的女性悲歌
-
作者:
唐锋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成因
女性出路
苏童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苏童笔下的几位典型女性人物为中心探讨了苏童的中篇小说所展示的女性的人生悲剧。文章对《妻妾成群》中以颂莲为代表的几位姨太太做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剖析了除封建礼教和男权主义之外的造成人生悲剧的女性自身原因。并对苏童小说所反映的女性生存问题和女性的人生出路进行了阐释和探讨。
-
论《聊斋志异》的女性主题
-
作者:
孙丽莉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男权思想
女性主题
-
描述:
《聊斋志异》被前人称为"空前绝后之作",把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最高峰。在近五百篇故事中,蒲松龄一反传统,颠覆了前人对女性描写的传统模式,写出了一个个有悖于常情的奇女子,塑造了异彩纷呈的女性艺术世界。虽然《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是从男权文化背景下的男权视角来塑造的,没有完全脱离封建思想、封建道德之局限,但毕竟对时代有所超越,赋予女性形象以新的内涵。
-
童话中的女性人格
-
作者:
尹琳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
童话
爱情
阶层
女性
-
描述:
童话,作为儿童童年教育的一部分,其含有父权社会烙印的思想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儿童长大后会根据童话中的女性形象来作为自己人格塑造的一个潜在标准,童话中有的充满性别偏见和导向的观念对女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经典通话《海的女儿》中女性人格的分析来揭示到底童话中哪些对今天女性人格形成有影响。
-
高唐神女与神婚仪式
-
作者:
王亚男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婚仪式
《高唐赋》
《神女赋》
-
描述:
宋玉《高唐赋》中出现了"自荐枕席"的高唐神女,而《神女赋》中这位神女打消了一位被她吸引的男性的不合乎礼制的欲念,又是一位守礼的女性形象。前后同一人物,为何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形象。本文主要针对《高唐赋》中高唐神女"自荐枕席"的这一行为与当时的神婚仪式之间的简单联系,以及随后的简单发展情况进行简单论述。
-
《臺灣女性研究の挑戰》
-
作者:
野村鮎子
成田靜香
喬玉鈺
来源:
人文中国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史
原住民
妙慧
女性研究
大陸
文書
西中
性别研究
生門
性别主流化
-
描述:
日本、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地區。特别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性别視角伴隨著婦女研究的深入拓展廣爲傳播,由邊緣進入主流,成爲‘顯學’甚至‘熱學’"。〔1〕本書出版的契機源自日本關西中國女性史研究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