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时代的弄潮儿
作者: 康迪贤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抗抗   现代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张抗抗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历程中一位重要的主流作家,也是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中不可多得的思考型的女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颇为繁荣的文化景观中,张抗抗保持着清醒的主体意识和对“唯女性主义”的警惕,坚持开放的文化视野和超性别的写作。她始终从超前的人性视角切入女性生命,试图突破时代的压抑,在现实伦理与理想价值观的错位中观照女性及人类的尊严、生存价值及前途命运,竭力引导人类通往真正的“自由之途”。纵观张抗抗小说,可以发现其创作具有突出的“与时俱进”特征,但女性及其命运却是其始终不变的关注对象。某种意义上,
“性感、死感与歌声”:陈染、杜拉斯、萨冈的叙事主题研究
作者: 崔艳南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孤独   性感   伦理困境   性别立场  
描述: 当代女作家陈染的创作具有“私小说”之称,其不同阶段的小说具有几个典型主题,即,少女成长的创伤性记忆,如孤独情愫;婚姻、爱情的肉体与精神突围,如屈服于欲望的肉体背叛;女性与自身、周边种种关系的显性和隐性冲突,如两性性别之争等等。艺术上擅长刻画另类怪癖的女性形象,采用细腻独特的心理描写,精到地写出女性特质、精神和心态的丰富性。如戴锦华所言是一种“个人和女性的书写”。陈染的小说表现出内倾性的特征。这种内倾性写作与陈忠实、王蒙等具有显著不同,某种程度上,陈染专为女人而写作,她的小说是感性、现代的。她的这种主题和艺
对消除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性别歧视问题的若干思考
作者: 陈利花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不平等   性别歧视   学校体育  
描述: 若以人的性别为视角,可把学校体育教育分为男生体育教育和女生体育教育。对于女生来说,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可以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自身的身体素质,进一步获得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体育教育是否已根据女生所独有的特性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女生是否受到了有助于她们平等参与、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女生的身心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预期的教育目标能否真正实现?这些问题在我国当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与思考。为此,本研究以女性学中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为基点,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女性的性别
扑火的“飞蛾”
作者: 龚颖灵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青   女性意识   日常世俗化   新女性形象   欲望叙事  
描述: 苏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地位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代表女性话语的真正出现:从宏大叙事到女性言说,从不自觉的男性审视到对女性异化的批判,从女性欲望的规避到正视,她的小说抓住真实可感的物质和肉体,以身体心理学的方式摆脱死亡的恐惧,塑造了一批在半新半旧尴尬的困境中抗争的新女性,她们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经济独立,追求性别独立。从这方面讲,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通俗小说家。她不光继承了五四的新文化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文学史上显示出了自身的独特价值。并对当代的日常世俗人生写作,躯体化写作产生了直
沉重负累下的自由之魂:对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分析
作者: 张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贵妇画像》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描述: 伊莎贝尔·阿切尔,《贵妇画像》中的女主人公,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出色的女性形象,自小说出版之日起就引起了批评家们和公众的极大兴趣。亨利·詹姆斯似乎旨在塑造一个“新女性”,她常被贴上独立、自主的标签。但在小说中,她实际上充当的是物的角色,被人观赏,收藏,成为被图谋的对象。作者企图调和她作为物和有意识的主体这两种存在形式之间的矛盾,但他失败了。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美国和欧洲社会仍然是男性占统治地位,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机会甚少,对一个深受男权意识和道德准则影响的女性就更是这样。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
成长路上的逃离与皈依
作者: 纪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之歌   女性成长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简爱  
描述: 当代女性作家杨沫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曾深深地吸引了一代人,也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文学界现有的且有限的声音总是偏爱于将之归入革命历史小说,很少有人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解读,即便有人提及也总是作为不成功的范例。笔者认为《青春之歌》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下女主人公林道静成长的心路历程与人生体验,本文试图将《青春之歌》放在与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性小说《简爱》的比较中,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角度进行重新解读,进而透视中西女性成长小说之异同。全文内容简述如下:第一
论时尚杂志《昕薇》对时尚美的传播
作者: 张玉洁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尚美   传播   审美批判   昕薇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时尚杂志,尤其是日系女性时尚杂志逐渐盛行起来。其所带动的日系时尚文化以及其所传播的日系时尚美也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都市女性的审美价值、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受到了国内喜欢时尚潮流的年轻女性的热烈追捧。在众多女性时尚杂志中,《听薇》杂志作为后起之秀,在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占领市场销售冠军的宝座,其发展思路、办刊理念以及其运作模式等对时尚报刊有着可贵的借鉴价值。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选取日本时尚第一刊《VIVI》杂志的中文版——《听薇》杂志做为分析范本,将该杂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作者: 聂明霞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权威   两性关系   女性意识   郁达夫  
描述: 两性关系的描写是郁达夫小说中的一个突出的存在,在其所写的大部分小说中都涉及到了两性关系,郁达夫试图透过两性关系的描写来展示他与外界的关系,其中包括当时孱弱的中国与新盛的日本之间的关系,也有作者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而女性成为了他表现这一切的载体和工具。郁达夫没有延续五四时期小说表现女性解放的主题,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是为了展现男性而设定的。本文将其女性分为了奴、妖、神三类,虽然在表现上有所区别,但无论是温顺的奴、魅惑的妖还是真善美的神,究其本质而言,她们的女性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都被严重剥削了,因为她们出现的
托妮·莫里森《柏油孩子》中主人公吉德对安全空间的探寻
作者: 吴蕾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全空间   托妮·莫里森   《柏油孩子》  
描述: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也是美国本土产生的最配得上称之为民族作家的黑人女性。”迄今为止,她一共创作了八部小说,凭借其“富有洞察力和诗情画意般的语言,把美国现实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她的作品着重表现了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种族和性别压迫对黑人女性造成的精神伤害和安全空间的缺失。通过黑人女性对安全空间的探寻,莫里森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思考:家庭与社区、自由和责任、黑人女性形象。通过对宗教、神话、民间传说中独特的种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探寻重塑安全空间。 本论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在莫
雪舞芭蕉
作者: 曹运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体验   感性书写   审美表达   悲剧意识   萧红  
描述: 萧红是20世纪中国文坛颇具创作个性与浓浓女性意识的一流女作家。她的文学命运不足十年,却留下了100万余字的传世之作,也留给后人无限想象、思考与探索的空间,这就是萧红真正的魅力与耐人寻味的地方。萧红小说视野开阔,意蕴丰富深刻。她始终深藏着对社会底层关怀的情愫和对女性命题的坚守,大大提高了乡土文学的人性深度与女性文学的中国风味。萧红的身上承载了太多作为男权社会中的女人、作为战争中的弱势民族、作为个体生命的苦难。萧红通过对苦难生命的体验与感性化书写,把自身浓浓的悲剧意识投射到了小说创作之中,形成一条红线贯穿她的
< 1 2 3 ... 13 14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