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金田】搜索到相关结果 128 条
-
论《妇女闲聊录》的先锋性与颠覆性
-
作者:
高璇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锋性
《妇女闲聊录》
颠覆性
-
描述:
《妇女闲聊录》在文体形式上具有先锋性特征,以记录体形式展现其独特的“文学性”和“真实观”,并从反常态的乡村形态的建构中展现出一种文本的颠覆性,此外在文本叙事上也独具特色,由此展现了女性文学在文学视野中的更大可能性。
-
论《长恨歌》中的生命体验
-
作者:
张宁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恨歌》
生命体验
孤独
王琦瑶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安忆是女性写作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从她的“三恋”系列到《长恨歌》她都以卓越的成绩代表着女性写作的一个新方向。不同于以往对女性的抒写,她的作品涉及题材广泛,打破了“五四”以来女性文学性爱的圣洁模式,对传统的女性文化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长恨歌》中,王安忆更是挖掘女性内心,探索女性在城市中孤独的生命体验。
-
浅论袁枚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阳泳红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袁枚
女性文学
-
描述:
袁枚,思想上的先行者,勇于抨击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极力反对把贞操当做衡量女子贞洁的唯一标准;对历史上的红颜祸水论加以诘难,并对这些红颜女子表达了自己不同于世人的关怀之情;同时,他还鼓励女性从事文学活动,大量采录女子诗作,对女性文学加以扶持和呵护,充分体现了袁枚思想中的女性意识。
-
“有如慈母”的“大先生”:女弟子笔下的鲁迅先生
-
作者:
张丽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女性
慈母特质
-
描述:
作为女性,在内,她们有着同男性相区分的身体、心理构造,在外,她们又承担着异于男性的家庭、社会角色,所以,女性文学中最可贵的便是女性独特的审美体验,或竭力彰显或无意渗透出的女性情感、心态、审美特征、价值观念的特殊色彩。本文从女性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文字着手,整理出她们眼中的鲁迅特征,主要论及两方面,一是鲁迅作为一名异性的国文教师,给女弟子留下的印象;二是总结在女性印象中,鲁迅所隐藏的诸多“慈母特质”。这些都是首发而未曾被发现的。
-
尽洗铅华,绝去纤佻之习:初探徐灿词的艺术特色
-
作者:
徐桂霞
郝建爱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去纤佻
徐灿
家国之思
-
描述:
徐灿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她的词在清初文坛中出类拔萃,"尽洗铅华"、"绝去纤佻之习"是徐灿词最大的特质,她的词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特色这和她的个人对"靡靡之音"的反对,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代生活以及和丈夫仕途境遇之变迁的密切相关,徐灿词在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值得人们去反复流连,仔细玩味其中的醇美。
-
女性角色与陶瓷艺术的源流性关系研究
-
作者:
胡菁惠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作者简介:胡菁慧(1978—),女,安徽黟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女性文学和中国陶瓷文化 从远古时代开始,陶瓷艺术便与女性紧密相关。历经千年洗礼,女性的集体发声不断被男性霸权所掩盖,无法独立登上艺术舞台。进入20世纪,女性的声音也曾响亮,但底气欠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女性”角色开始饱满充实,她发出了连贯的合唱,尽管有时略显不和谐。
-
《说吧,房间》:痛苦地坚守与呐喊:浅谈“房间”意象的象征内涵与作用
-
作者:
汪源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房间
个人
女性
-
描述:
作者简介:汪源(1989—),女,湖北襄阳人,中南民族大学文艺学专业 2011 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说吧,房间》是林白从个人私语切入社会现实生活来表达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批判和反抗,是女性文学走向广阔视野的先锋之作。她用独特细腻的语言,对身体经验的具体描写,双重的叙事结构,展现当代女性的生存图景,进而发出对反抗男权社会的深层呐喊。本文试图从“房间”的象征性内涵,房间的作用,及“房间”下的自白和呐喊来进一步思考作者借“房间”传达的深意。
-
张爱玲与红学的渊源
-
作者:
张岩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考据
红楼梦
女性
-
描述:
作者简介:张岩(1986-),男,汉族,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原理。 摘 要:长期以来学者们的研究注意力多聚焦于张爱玲的文学作品,疏淡了她为之倾注了十余年心血的红学专著《红楼梦魇》。在红学研究的范畴中,身为作家的考据怪杰张爱玲与其他红学大家相比,见解独到且有理有据。本文即从张爱玲身为女性文学考据家的特殊身份出发,对张爱玲在红学研究中独树一帜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归纳。